转自:永州发布
3月24日,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在京发布,永州有一个案例上榜。
本次案例征集推介工作由中央社会工作部、农业农村部于2024年7月启动。经过地方推荐、专家评审、部门审核和社会公示等环节,共遴选出“湖南省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构建‘党小组+’组织体系 一体推进‘和美屋场”建设”等46个典型案例。
这批案例涵盖“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健全治理体系,丰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务实管用治理方式,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治理平台”“聚焦痛点堵点问题,满足农民群众迫切需求、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5方面,反映了各地乡村治理工作的实践成果、创新经验,具备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和典型推广价值。
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名单
快来看看永州上榜的案例
↓↓↓
湖南省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
构建“党小组+”组织体系
一体推进“和美屋场”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2020年以来,管理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探索以屋场为基本治理单元,把“党小组+”建在屋场上,不断在更好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上求突破,形成了“党建强引领、村民唱主角”的乡村振兴“回龙圩模式”,有效破解了“干部干、群众看”难题。在该模式加持下,农民越来越富,农村越来越美,民风越来越纯,治理越来越优,干群关系越来越好。2021年以来,乡村产业“16代社会化服务”、乡村建设“义工服务”、乡风文明“义工托管”、乡村治理“党小组+”、乡村廉治“两账四单”等五个方面的经验做法先后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2023年,管理区荣获湖南省乡村治理示范区、湖南省信访工作示范区;回龙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4年以来,“回龙圩模式”吸引省内外600余批次考察团队到区考察。2024年10月,乡村振兴纪实片《村民唱主角——回龙圩乡村故事》已播出第一季,目前全网浏览量超8000万。
把“党小组+”建在屋场上。从村级治理架构来看,村一级组织体系相对完善,组一级组织体系存在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2020年,管理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亲缘、地缘为纽带,按照“相邻连片、共同居住”的原则,将全区11个行政村划分为66个屋场作为农村基本治理单元,每个屋场组建“党小组+村民小组+理事小组+合作小组”的“党小组+”组织体系,探索加强屋场组织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党小组+”组织体系。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基层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调整完善不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将党组织延伸至屋场,健全“镇党委一村党组织一屋场党小组一党员联系户”四级党组织体系,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有效覆盖。在此基础上,将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延伸至屋场,构建屋场“党小组+”组织体系。“党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其他成员2-4名。组长由党小组组长兼任。其中1名副组长兼任屋场事务监督小组组长,1-2名成员兼任监督小组成员。二是建强“党小组+”头雁队伍。“党小组+”的成员产生,突出政治标准,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责任心强、敢于担当、善于做群众工作、在群众中有威望、能带动群众致富。突出现实表现,坚持“六选六不选”。选感党恩的、热心公益的、有威望的、办事公道的、无私心的、能吃亏的,这六点有一点做不到的,坚决不选。突出群众认可,在村民举荐、自我推荐、组织把关的基础上,采取一户一票的投票方式选举产生。截至目前,将369名政治上先进的农村党员、经济上先进的农村致富能手、治理上先进的农村能人等三支先进力量选进“党小组+”。三是建好“党小组+”运行机制。制订屋场党小组工作规则。充分发挥屋场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屋场党小组的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团结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建立清廉屋场“党小组+”主体责任制度。对屋场“三资”管理,“党小组+”承担主体责任,党小组组长承担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成员“一岗双责”,监督小组承担监督责任。明确“党小组+”责任分工。党小组负责政治引领和党员管理;村民小组负责村民自治和日常管理;理事小组负责资源整合和项目实施;合作小组负责经济合作和产业发展,各小组分工不分家,既分工又合作。用好各类支持政策。柑橘产业补贴政策为:生产端每亩补贴4000元,销售端每亩补贴6000元。“六小园”建设补贴政策为:对启动资金,政府按5万-1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对自筹资金,屋场筹多少,政府按2:1的比例进行奖补;对片石、沙子、水泥三种建设材料,屋场用多少,政府同等金额奖补多少。义工礼堂补贴政策为:新建、改建、扩建,奖补材料总金额的1/3。
把“党小组+”用在屋场上。充分发挥“党小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能,一体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风文明、乡村治理、乡村廉治,共商共建共治“和美屋场”。一是共建“富裕屋场”。以逥峰蜜柑九分甜示范基地为抓手,对标对表搭建网式大棚、及时清理黄龙病树、建设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不使用违禁药品、九分熟开园上市、其生产接受农垦指导、其果品由农垦收购等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引导橘农把自己的果园逐步建设成示范基地;配合区农垦集团公司,为橘农提供无病毒苗木、网式大棚、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等“16代”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今年以来,共建设分散式示范基地8100亩;共完成水肥一体化建设任务2万亩,实现水肥一体化10万亩全覆盖;提供社会化服务19万余次;共销售高端品牌九分甜45万余盒,带动全区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二是共建“美丽屋场”。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坚持组织自己选、用工自己出、危房自己拆、资金自己筹、土地自己供、材料自己找、矛盾自己调、鸡鸭自己圈养、主题自己定、卫生自己扫、廉洁自己督。2020年以来,共拆除危房35万平方米,共完成46个屋场“六小园”建设,共建成“六小园”9700余处。三是共建“文明屋场”。2021年以来,利用奖补政策新建、改建、扩建义工礼堂35座,基本实现屋场义工礼堂全覆盖。各屋场成立以村民为主体义工、屋委会为牵头义工、机关党员干部为助力义工的义工队伍近万人。通过“党小组+”组织义工队伍按照义工托管规则托管红白喜事,推动乡风文明向上向好。今年以来,全区盲目攀比基本杜绝,各屋场共组织义工托管服务900余批次,红白喜事费用成本减少2/3,人情份子下降了70%,全区大操大办陋习得以根治,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成为新风尚。四是共建“和谐屋场”。各屋场成立“民情调解室”,一旦出现矛盾纠纷,“党小组+”积极协调解决屋场内各项矛盾纠纷,做到屋场事屋场办,形成群众有困难、有问题先找“党小组+”解决问题的处理机制,积极打造“零信访屋场”“平安屋场”。今年以来,各屋场共组织召开“屋场会” 63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 153余起,化解历史“老大难”问题12个,协助处理11个,真正做到了矛盾不出屋场。五是共建“清廉屋场”。建立屋场“三资”“两账四单”权力清单制度,全面推行“两议三评四公开”程序,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构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预防机制,杜绝办事不公、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等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2020年以来,各屋场实现了村民“零信访”、村组党员干部和“党小组+”成员“零违纪”、项目建设“零投诉”、不合规支出“零入账”的四零目标。
把“党小组+”评在屋场上。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推行“党小组+”向屋场村民述职评议机制。一是“党小组+”向村民述职。将“党小组+”成员列为述职对象,“党小组+”工作干得怎么样,建立由村民来评判的工作机制。把“和美屋场”建设情况作为“党小组+”成员述职内容,采取屋场会等方式开展现场述职,围绕“和美屋场”建设谈责任担当、话工作成效、理下步思路。二是“党小组+”由村民测评。现场述职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次,由村民对“党小组+”成员进行无记名测评,满意率达90%以上的评为“优秀”、满意率为60%-90%的评为“合格”、满意率低于60%的评为“不合格”。三是用好村民测评结果。区党委每年在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表彰20个“党小组+”、20名先进个人,每个优秀“党小组+”奖励1万元,每名先进个人奖励1000元。利用各级媒体广泛宣传“党小组+”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让“党小组+”成员受表彰、得荣誉、有地位、受尊重,全区上下形成了鼓励“党小组+”干事创业、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