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贵州商品条码保有量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一

  本报讯 (李润禛 记者 李嘉)3月12日,记者从贵州省标准化院获悉,随着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贵州省商品条码系统成员保有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底,贵州省商品条码用户已达18929家,涵盖零售、仓储物流、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

  据统计,2024年,贵州省商品条码有效用户总量在全国47个商品条码分中心中排名第10,从10年前的全国40多位跃升至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保有量创历史新高。

  从企业类型来看,销售批发类企业占比74.5%,生产加工(含种植养殖)类企业占比25.5%。从产业类别分析,白酒产业相关企业占比50.9%,农产品(含茶)行业相关企业占比20.9%,食品行业企业占比4.7%,其他(日用品、医药、化工、服装、电器等)行业企业占比23.5%。

  贵州省标准化院院长邓伟表示,GS1(国际物品编码组织)编码体系作为全球商业领域的通用标准,已成为开放性、多环节、多领域应用的统一商务自动化识别语言。其中商品条码犹如商品流通的“身份证”,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加速演变,商品条码在商品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标识的商品数据不仅是市场消费走向的“晴雨表”,也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据介绍,为促进编码事业的发展,贵州省标准化院将商品条码基础业务与编码技术服务相结合,建设了“贵州条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物品编码全链条线上服务。当前,该平台通过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新模式,自主研发并开通了线上智能客服系统,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随着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日益融合,编码的复杂性也将逐渐增加,该院依托多年积累的42万个有效商品数据,推出“贵州商品云平台”,实现社会、企业、个人与商品的深度融合,打造科学赋码、准确识别、规范数据、互联共享的商品数据应用格局。

  邓伟表示,通过短信、电话及实地走访等方式,该院为1.5万余家企业提供“先行服务”,覆盖贵州省88个区县,有效促进了物品编码和商品条码的普及应用。下一步,该院将进一步优化商品条码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应用条码的积极性,以应对市场变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贵州商品条码保有量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