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以“数”赋能,迎来数据产业的“春天”

转自:河北日报

保定全力打造全国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

以“数”赋能,迎来数据产业的“春天”

徐 华 刘 琦

2月17日,在数字保定建设推进大会上,保定市数据要素共享工厂正式上线,杭州数商产业(保定)基地揭牌,首批6家杭州企业正式入驻保定……保定市迎来数据产业发展的“春天”。

近年来,保定市坚持以“小切口、大场景”为突破口,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据产业,持续激发数字经济“牵引力”,全力打造全国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2024年,保定市获批国家数据标注基地,是京津冀区域唯一试点城市。

深度融合,让群众享受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服务

“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去哪儿办?怎么办?扫扫这个‘门牌’就知道了。”近日,保定市民王欢对保定市数字政务门牌系统赞不绝口。

2024年,保定市建成全市统一的数字政务门牌系统,为群众提供文字语音视频通话、远程协助、多人协办、资料互传、办事攻略等审前服务,实现“一读就通、一看就懂、一点就会”。目前,在保定市数字政务门牌系统上线事项682项。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近年来,保定市将数据产业发展融入群众生活,持续推进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治理等领域创新,以新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推进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便利化,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不断优化线上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除“负面清单”事项外,保定市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全流程网办。其中,市级578项、县级867项。大力推行“免证办”“材料云柜”“智能导办”等线上服务,持续提升网上办事便利度。

全面推行咨询服务“视频帮办”。持续拓展“视频+远程代办”“视频+跨域帮办”“视频+跨域协同”“视频+线上踏勘”等服务场景。目前,已有2159项高频服务事项上线,为企业、群众提供服务6400余次。

同时,建设“保康通”便民就医平台。该市优化就医流程,实现医保结算刷脸办,群众就医购药全程免医保卡、免身份证、免输密码,刷脸即可实现即时结算,平均用时从100秒下降至不到10秒。依托养老助餐服务App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App,实现线下服务线上下单。建设校园安全评估系统、护学岗执勤系统、校园安全检查系统、“日排查、日报告”系统四大智能感知系统,全方位、全覆盖打造“智安校园”。

如今,保定市数据产业与政务、金融、农业、卫生等民生领域深度融合,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数字化生活的便捷、高效与智慧。

搭建平台,为“杭商北上”提供丰沃土壤

近日,在保定市莲池区数据湾,河北佐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道路信息进行数据标注。

“我们现在做的这个工作,能让智能汽车在0.1秒内识别50米范围的所有路面信息,可有效提高智慧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该公司总经理王佩云说,虽然企业成立刚一年,但营收已突破1000万元,今年他们的目标是员工数量翻倍、营收翻倍。

王佩云的信心来自保定市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2024年5月24日,保定市获批国家数据标注基地,是京津冀区域唯一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该市进一步加快企业引培集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互动,构建良好产业发展生态,使园区里的“上下楼”成为企业发展“上下游”。

搭建“一库一平台”(数据金库、数据要素加工运营平台),构建安全可信数据空间,打造数据要素流通安全底座。夯实云计算基础,建设数据存算方面的数据中心11个,在用服务器数量达7.7万台。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该市联合中国信通院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生态建设。开展数智场景嘉年华活动,搭建供需平台,吸引更多数据企业来保落地。

2024年12月20日,保定市启动高质量数据集评测实验室建设。保定市数据局副局长郭卉说,这是全国首个数据集测评中心,可有效推动“数据标注—质量测评—市场流通”全链条生态体系建设,助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筑巢拓生态,数链引凤栖。2月17日,杭州数商产业(保定)基地在莲池区数据湾揭牌,首批6家杭州企业正式入驻保定。

郭卉说,保定市在数据标注领域的先发优势及广阔应用场景,为“杭商北上”提供了丰沃土壤。多年来,长城汽车、毫末智行等本土企业构建的自动驾驶数据集,以及英利能源联合高校打造的光伏电池缺陷检测全球最大数据集,均展现了该市在垂直领域的数据积累能力。

目前,保定市集聚数据服务企业500多家,涵盖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标注、数据应用等细分领域,科大讯飞、数据堂、百度、浪潮、小米等头部企业及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标注基地在这里落地。2024年,该市数据产业规模约33亿元,同比增长22.2%。

政策赋能,推动数据产业全面跃升

每年投放2000万元“数智券”,补贴企业数据、算力、算法等成本;对主持国际标准制定的企业给予30万元资助……2月17日,《保定市推进数据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措施》正式发布。

政策支持在推动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保定市出台《保定市支持数据服务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从金融、人才等方面支持数据产业发展。

据保定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保定市推进数据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措施》从数据资源供给、技术创新、融合发展、产业生态、发展保障5个方面,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深化多领域融合应用,推动数据产业全面跃升。

在加强数据资源统筹供给方面,该市将通过普惠数据降低企业研发及数据使用成本、每年投放2000万元“数智券”等措施支持数据普惠供给。同时,制定政府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清单,实施“数据合伙人”计划,鼓励企业开放数据,支持数据流通。

在提升数据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该市将进一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创新平台能级、支持参与标准制定。鼓励相关单位参与承接重大产业化项目、“揭榜挂帅”项目、“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对立项项目最高资助达50万元。新认定的大数据或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的企业,最高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支持。对参与国际、国家、行业等标准制定的单位最高给予30万元资助经费。

在强化数据产业发展生态方面,该市将广泛招引重点企业与重点项目,加强企业主体培育,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持相关企业优先匹配资源,鼓励各地出台支持政策吸引龙头企业落户。培育领军企业,优先支持权威榜单入选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等。制定差别化、特殊化支持政策,规划建设产业园。

在增强数据产业发展保障方面,该市将发挥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引导作用,满足企业和项目资金需求。通过加强知识培训、举办交流活动等,提升工作人员能力,提供战略路线、技术咨询,促进相关产业等多维度交流。提供优惠政策、将相关职业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支持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引育。

“这些措施的出台,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深度参与‘数字保定’建设的决心。”河北燕鼎数据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瑞卿说,2021年,在保定市加快发展数据产业的背景下,该公司正式落户保定,主要从事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数据治理、数据审核等服务。目前,该公司年产值800多万元,员工人数也从初期10余人发展到现在300余人,在数据标注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已有16项,获评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以“数”赋能,迎来数据产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