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辣椒育苗基地的工人正将营养土装入浮盘。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周燕 陈昆
随着春日来临,气温逐渐回升,黔东南州岑巩县拉开了春耕生产的序幕。
3月10日,岑巩县大有镇腊恰畈村辣椒育苗基地,经过科学配比的营养土堆成一座小山,农人们围着小山,熟练地将这些营养土填满浮盘的每一个格子间。随后,浮盘被送到自动化育苗播种机上。在机器的高效运作下,很快,一粒粒饱满的辣椒籽精准均匀地落入浮盘格子间,开启了成长之旅。
“过去靠纯人工育苗,一天40多个工人,只能育出4000盘。现在四个人搭配一台播种机,一天就能轻松育出4000盘苗。”辣椒育苗基地运营方——岑巩县丰盛种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龙艳介绍,今年,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方式,以腊恰畈村的基地为示范,采取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模式,计划在全县以订单形式种植艳椒、子弹头等品种2000亩。
“这样的话,共需要育苗一万多盘。这段时间公司都在加紧生产,借助先进的设备和合理的人力配置,一个星期内就能轻松完成育苗任务,满足农户们的实际需求。”龙艳说。
公司的辣椒加工品销售门店货架上,摆放着辣椒段、辣椒丝、辣椒粉以及各类辣椒加工品,琳琅满目,椒香四溢。“公司现有一个可日烘烤新鲜辣椒7.5吨的小型烘烤厂,注册了‘思州苗辣’品牌,还开发出柴火胡辣椒、柴火油辣椒、手工糟辣椒等系列产品。”龙艳说,公司订单种植的各类辣椒主要以新鲜辣椒的形式销往遵义和重庆。为提高辣椒产业的附加值,还积极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将生产的各类辣椒加工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如今,线上销售平台已搭建完成,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思州苗辣’品牌的产品正走向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通过坚持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和严格品质把控,目前,该公司有220亩辣椒种植基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024年带动60余农户种植辣椒1200亩,平均亩产1250公斤左右,亩产值5000元,共带动5000人次就近务工增收50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岑巩县通过充分挖掘像丰盛种养殖有限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关键引领效能,积极发挥合作社的服务纽带作用,带动群众辣椒种植积极性。
“以前自己种辣椒,产量和品质都不稳定,心里没底。”思旸镇岑峰村辣椒种植户吴胜平说,自从成为丰盛种养殖有限公司的种植户,技术有保障,销售也不愁。2024年,吴胜平种植朝天椒80亩,亩产达1000公斤以上,由丰盛种养殖有限公司保底收购,每亩挣了1000多元。有企业支持,吴胜平很有信心,“今年,我准备将辣椒种植面积扩大到180亩。”
丰盛种养殖有限公司仅是岑巩县发展辣椒产业的一个缩影。岑巩县逐步构建起“育苗工厂化、种植订单化、加工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户通过“种植获利+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分红股金”的多元收益模式,实现收入稳步增长。
2024年,岑巩县共种植辣椒2.32万亩,共生产鲜椒3.4万吨,总产值1.32亿元。全县辣椒规模化基地带动务工近3万人次增收3000多万元。全县已有从事辣椒规模经营主体有2家公司、3家专业合作社,有辣椒加工厂(烘烤)5家。2025年,岑巩县计划种植辣椒2.4万亩,预计共需育苗4800多万株,预计到3月育苗工作可全面完成,4月将陆续开展移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