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金融正成为南南合作之桥。在20日在京举行的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主论坛现场,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代表分享南南金融合作实践。
来自刚果(布)的中刚非洲银行副总经理帕特里克·埃尔韦·奥巴姆贝说,中刚非洲银行十年前成立,是中刚金融合作非常重要的成果,“它为双边合作作出重要贡献。”孟加拉国基础设施发展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穆罕穆德·纳兹穆尔·哈克则分享一组数据,自2016年孟加拉国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孟中双边贸易投资不断增加。中国已为孟加拉国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35个项目提供44.5亿美元资金。
他还注意到,近几十年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当中,南南贸易逐渐超越南北贸易,且其增长速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2023年间南南贸易额从2.3万亿美元增至5.6万亿美元,增长一倍多。”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风险加剧和贸易主义抬头这样复杂的环境当中,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正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驱动力。”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在现场表示,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不仅显著拉动了全球经济增长,改写世界经济版图,还推动贸易格局的重塑,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他尤其提到中国在全球南方崛起中发挥的作用,“中国的发展惠及全球南方,通过提出合作倡议、设立多边银行等方式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发展。”
论坛期间,多位全球南方金融家联合发起《2025北京共识》,共同倡议推动建立南南金融合作机制,加大对基础设施、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建立跨境支付清算新体系,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在南非标准银行集团标银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杜安德看来,该共识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它代表了在全球金融框架内对制度弹性、智力开放和精细决策的切实承诺。
本次论坛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证券报社、上海证券报社、经济参考报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及国家金融信息大厦主办。
主论坛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摄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