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21日电(陈静莹 张露月)202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施行暨全国首本不动产权证书颁发十周年。这十年,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完成了从分散到统一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纸质登记到数字赋能的深刻变革。这场改革,不仅是行政制度的革新,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在这场意义深远的改革浪潮中,我省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以坚定的决心和创新的实践,勇立潮头、激流而上,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之路,为全国不动产登记改革画卷涂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证颁发时代启幕
2015年7月8日上午9时,福鼎市居民于滨在福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窗口接过全省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在福建省正式落地。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前,不动产登记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市民办理不同产权证需要往返不同部门。房产证要到房管部门办理,土地证要去国土局办理,登记标准不一、信息孤岛林立,既增加了群众办事成本,也影响了市场交易效率。”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处(不动产登记局)负责人表示。
时间倒回2015年7月8日,于滨与妻子王小红拿到我省首本不动产权证书,成为了改革的首批受益者,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这项改革是实实在在的利国利民之举,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为了成功颁发这本福建首证,省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都下了苦功夫。不动产统一登记横跨多个部门,涉及机构建设、职责整合、系统开发、数据整合、档案移送等多个层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部门配合是关键。“当时,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不动产登记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福鼎市政府专门成立不动产登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进市级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研究解决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立、相关部门工作衔接、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等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并指导、督促全市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福鼎市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吴小平回想从前,仍记忆犹新。
“当时,福鼎市编办在宁德市编委批复的第二天就下发了关于福鼎市国土资源局加挂‘福鼎市不动产登记局’牌子和‘关于设立福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通知’。”吴小平回忆起当年筹备发证工作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工作人员都是做到随叫随到、及时交流,一个月内召开专题研究会、碰头会不下15次,只为早点把服务‘送’给人民。”
这一改革举措整合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登记职能,解决了群众“多头跑、重复跑”的困扰,实现了登记标准的统一和信息孤岛的打通。通过统一登记制度,我省建立起覆盖城乡、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不动产登记体系,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实行不动产权统一登记制度以来,全省累计发放不动产权登记证书1895.5万本、证明1710.4万份,不动产登记电子证书922.4万本,不动产登记电子证明782.4万份。截至目前,我省一般不动产登记用时全部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福建实践多领域破冰
自2015年国家正式施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来,省自然资源厅(原国土资源厅)肩负起指导监督全省房屋、土地、林地、耕地、海域等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
十年砥砺,见证时代变迁;十年奋斗,书写改革华章。在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的征程中,我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不断探索,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突破。
2016年6月25日,南平市建阳区漳墩镇沙堤村村民张美金在建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领到了编号为闽(2016)建阳区不动产权第0000001号的“第1号证书”,这是我省统一不动产登记后颁发的第一本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
福建省作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行区,积极推进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工作。通过三维可视化权籍调查、不见面审批登记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和委托中介机构承担林权类不动产权籍调查服务双轨并行等创新举措,为林企林农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有力地推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2021年11月,我省编印全国首部地方性《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实务手册》,通过统一规范我省自然资源系统不动产登记行为、强化政策法规学习应用,有效提升了登记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2024年11月13日,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开展林下经济不动产登记促进林权价值增值的通知》,在全国率先以省级层面出台文件,规范林下经济不动产登记,开创改革新局面。
从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工作的丰硕成果到海域确权登记工作的探索开拓,我省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不断迈向新的起点,为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016年7月27日,泉州晋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颁发了全省首本海域使用权的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我省正式将海域使用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
2022年9月23日,漳州市东山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向厦门引航站颁发采用“立体分层设权”方式确权的海域使用证书,这是全省首次颁发的“立体分层设权”海域使用证书。“立体分层设权”方式确权不但提高了海洋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利于规范海域立体开发行为,对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和向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山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探索步伐并未停止,去年,他们又成功办理了全省首宗“交海即交证”业务。2024年4月25日,东山县前楼镇乡村振兴点线连片暨“原味前楼”综合项目的业主从东山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领取了四本海域使用权不动产权证。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范围内已发放海域使用权不动产证书3134本。
从沿海到山区,从海域到耕地,全省不动产登记系统始终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推动制度突破,各地不断涌现出具有示范意义的改革样本。
2022年11月,省自然资源厅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有序衔接的通知》。此后,我省加快推进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进程,通过采取“总对总”模式,接收并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存量数据统一转换入库。全省各地自然资源局纷纷响应号召,会同当地农业农村局、档案馆建立工作机制,确保相关档案资料共享使用。
2024年7月22日,南平市顺昌县在省自然资源厅指导下,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事项办理正式纳入不动产登记系统,并严格按照登记规程和“五级十五同”的要求,及时完成了我省首宗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登记,为该县洋口镇潘坊村三组家庭承包户林先生办理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至此我省不动产登记工作步入全面统一登记时代。
“我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持续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登记,维护好土地承包权益,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提供产权保障。”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处(不动产登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2年6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公告登簿工作的通知》,明确将武夷山国家公园列入我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地区。通知下达后,省自然资源厅大胆探索,在全国率先开展试点,并制定了地方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对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滩涂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统一进行确权登记。
2023年9月8日,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正式拿到“户口簿”,成为了我省第一个完成全流程确权登记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武夷山国家公园通过给自然资源‘上户口’,清晰界定了登记单元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助力重要生态空间的分类施策、生态保护和有效监管。”福建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36个自然保护区、26个风景名胜区、8条河流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权籍调查工作。
这些不同领域的破冰举措背后,凝聚着我省自然资源系统对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的恒心、诚心和决心。每一次突破,都为不动产登记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年蝶变收获颇丰
不动产权证书的颁发只是我省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的一个缩影。在这十年间,不动产登记数字化转型成为改革的重要亮点。
从纸质档案到电子证照,从窗口办理到网上通办,技术创新推动登记服务不断升级。省自然资源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零接触”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服务群众满意率高达99%。这一数据的背后,不仅是服务效率的提升,更是便民利企理念的生动实践。
时间回溯到2018年2月5日,全国不动产登记窗口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在福州召开,福州市自然资源局在全省率先推出“互联网+不动产权登记”,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成为全国的典范。2021年11月16日,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住建厅、税务局联合印发《福建省“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通过部门协同、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将“8轮排队”简化为“1轮办理”,进一步提升一体化服务体系。2024年11月26日,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住建厅、税务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福建省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优化升级工作实施方案》,再次对“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服务体系进行完善,成功入选全省2024年第二批政务服务改革典型经验案例,成为我省政务服务改革的一张亮丽名片。
不动产抵押是登记中的大户,关系着企业群众最普遍的重大财产权益。省自然资源厅坚持以便民利企为出发点,持续提级增速,不断创新集成模式,致力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质效。
2023年6月20日,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住建厅、福建银保监局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推进不动产“带押过户”持续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不动产“带押过户”适用条件、办理流程和部门职责分工。同时,将不动产“带押过户”完成情况、不动产抵押直连办理情况列入2023年度福建省营商环境监测督导指标体系考核项目,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不仅如此,在改革过程中,我省还创新了多项实践。例如,福州市推行的视频双录人脸识别远程认证,在电子合同签署环节,采用视频双录方式,通过申请人同意签署意愿表达过程的在线录音录像,无感比对人脸并进行活体检测,实现对申请人的实名身份认证及签署意愿认证,给不动产交易登记在线办理上了一道“安全锁”。
从漳州市彻底化解漳州古城“登记难”问题到宁德市化解农村不动产“登记难”问题;从三明市开展“验登合一”,推行“交房即交证”便民利企新措施,到厦门市化解210宗国有老单位“登记难”问题....。.省自然资源厅扎实推进不动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全省各地迅速行动、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只为更好地践行便民利企的承诺。
2024年4月以来,全省累计发现19.6万宗不动产权“登记难”问题,累计化解19.1万宗,通过办好每一本不动产权证,惠及近60万群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这十年的辉煌成就,不仅为福建赢得了宝贵的改革经验,也为全国不动产登记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我们也会牢记便民利企的理念,不断创新改革,努力为群众带来更好更优质的服务。”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处(不动产登记局)负责人满怀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