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程碧莹)“感谢你们提醒了我,不然我真不知道还要损失多少钱!”3月14日,王阿姨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秦皇岛市公安局抚宁分局紫荆社区警务室,感谢民警及时出手,为其追回被骗钱款,并避免产生更多损失。
3月5日,在抚宁分局紫荆社区警务室组织的一场社区反诈宣传中,民警发现与社区居民王阿姨交流防骗话题时,她神色慌张、言辞躲闪,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民警敏锐地意识到王阿姨极有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经耐心询问,王阿姨终于道出实情。
今年2月中旬的一天,王阿姨接到一通陌生男子来电,对方介绍的“刷单做任务就能轻松获利”的内容吸引了王阿姨的注意。王阿姨按照男子引导,开通了某支付平台“小荷包”功能,并通过了对方的好友认证,将对方设置为“小荷包”的共同管理人。在后续沟通中,男子以“只要投资就可以得分红”为由,诱导王阿姨向“小荷包”里充值。此后,王阿姨往“小荷包”转入钱款,男子无需密码即可直接将存款转出。对该男子深信不疑的王阿姨先后两次共充值900元,全部被转走,就在活动当天,王阿姨还想继续筹钱,追加充值资金。
听到王阿姨的遭遇,民警立即帮其剖析诈骗分子的套路。为了让王阿姨彻底打消充值念头,民警又讲解了反诈真实案例,经过苦口婆心地劝阻,王阿姨终于醒悟。
阻止王阿姨转账后,民警并没有松懈,他们前后5次协助王阿姨在某支付平台上传资料,对诈骗分子进行举报,成功为其追回被骗资金。后来,民警又帮助王阿姨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了“来电预警”功能。
民警提醒
“小荷包”是某支付平台的共享资金管理工具,相当于一个与亲朋好友共享的“小金库”。相互认证好友后,成员可独立使用“小荷包”中的资金,无需其他成员确认,转出资金时也无需密码或复杂手续。本案中,诈骗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特性,诱导受害者将钱转入“小荷包”后迅速转走。
提醒广大群众开通与金钱有关的共享功能前,需确认对方身份,并关闭“自动转入”等高风险设置。警惕异常转账要求,对“跨行延迟”“限额”等借口保持怀疑,核实转账记录真实性,拒绝使用陌生功能操作资金。不轻信高收益骗局,兼职、交易中涉及“小荷包”“共享账户”的,多为诈骗,切勿为高佣金泄露个人信息或转账。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并保存聊天记录、转账截图、对方账号等信息,协助警方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