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朱艳霞】
“开春了,玉米、豆粕等饲料的线上订单多了起来,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骤增。但我们作为一家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很难。”近日,武汉仁端泰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温志刚表示。
正是春耕、春种、春畜旺季,这家做农产品大宗商品贸易和软件服务的公司,眼瞅着订单突涨却苦于资金紧张,四处打听各种融资途径。经朋友介绍,武汉众邦银行有一款小微信用贷款产品无需抵押、凭信用资质就可以借贷,温志刚找到该银行的客户经理说了融资想法。
众邦银行客户经理姜洪涛调研后发现,该公司才成立2年多,刚刚扭亏,不符合很多银行的授信条件。但这是一家很有成长性、发展前景的公司,不仅刚获得了湖北省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而且其农产品大宗贸易还有上千万的应收账款。该行很快为其量身定制了“应收账款融资+信用融资”共计500万元的信贷组合方案,同时匹配“再担保+再贷款”支小政策,利率降低25%,一周内款项就到账了。
传统意义上的应收账款融资,一般依托核心企业信用,向其上游供应商提供资金。像武汉仁端泰宇科技这种年轻的民营小微企业,整条交易链没有核心企业背书,属于“泛供应链”范畴,是无数条产业链上最需要支持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贷款难是很多初创期科技企业的共同困境,不少像武汉仁端泰宇科技这样的年轻企业,有技术和发展潜力,但没有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加上企业经营尚未稳定、抵押担保缺失等因素,传统信贷模型难以评估。
为何敢给这家企业贷款?姜洪涛介绍,为解决传统信贷模型难以准确评估初创期科技企业信用问题,众邦银行应收账款融资产品依托“交易信用”模型,运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更准确地判断企业的主体信用,从而核定基础融资支持额度。另一款产业数字金融产品“众商贷”的子产品科创贷,依托AI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设计法定代表人信用模型企业经营评分模型、经营数据计量模型等,对科技企业的每一条生产经营数据“物尽其用”,从而更准确地核定企业的主体信用和基础融资支持额度,为其提供纯线无抵押、随借随用的经营性贷款。
众邦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突破民营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必须从科技金融这个切口突破。自2017年成立以来,众邦银行每年科技投入比例保持在5%以上,全行科技研发创新人员占比达60%。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民营银行,众邦银行成立至今,90%的贷款投向民营小微企业。截至2025年1月末,众邦银行众商贷产品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放款24.98亿元,为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累计放款3.34亿元,累计近5万户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客户获得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