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落实“六个行动”,赤峰市红山区思路明、行动快、步子稳。
质量速度齐抓,谋划重大项目。在金通铜业铜冶炼工艺升级搬迁改造项目现场,精炼工段正在进行场内钢结构吊装。作为自治区级重点项目,该项目采用了高效、低耗、低污染技术,建成后可实现30万吨铜冶炼能力。
重大项目谋划是落实“六个行动”的首要动作。今年,红山区增加储备库项目至92个,同步储备“十五五”期间重大项目112个,计划总投资785亿元。同时,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确保项目手续“随报随审”。强化招商引资和入统衔接,年初以来,组织外出招商12次、本地对接22次,对接企业39家。
政策举措并举,优化助企服务。在东黎羊绒,红山区助企服务队现场解答新项目建设立项和融资问题。据了解,红山区组织助企服务队走访企业33家,了解企业开复工及困难情况,推动各项助企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办理助企事项3039件,完成涉企服务“一件事”办理2766件。告知承诺审批事项增至78项,容缺受理事项增至160项,免费发放印章2992套。
技能渠道同推,促进就业增收。红山区抢抓春季用工“黄金期”,不断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利用零工市场、人力资源产业园开展线上线下企业用工、劳动者就业人才招聘会6场,参会企业417家,累计提供岗位15648个。
今年,红山区对接北京家政企业,搭建起京蒙协作劳务输出平台,建立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机制,打造“红山大嫂”家政服务名片。
制度科技并行,探索节水路径。红山区紧扣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三个重点,逐步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双提升。
立足农业节水,在明确农业年度用水总量管控指标的同时,新建旱作梯田2000亩,压减高耗水作物800亩,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3.6万亩。针对工业节水减排,通过技术革新驱动水资源集约利用,推动红山区重点工业企业使用再生水达18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3%。围绕城镇节水降损,将节水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持续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对内对外并重,深化区域合作。中欧班列“赤峰号”开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运营,网络货运平台运行……红山区在区域交流互动中借势借力,促进优质资源向内转移转化。
今年,已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234单,实现贸易额3300万元。经由天津港和大连港货运班列运送的标准集装箱达269个,总货值3419万元。中亚班列二次发车,总货值达1886万元。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总额实现2.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7%。
传承创新共进,讲好北疆故事。红山区发挥红山文化发现地和命名地的区位优势,培育北疆文化专题宣讲人才,深刻阐释北疆文化内涵。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各类商业产品设计中融入红山文化元素,开发具有北疆文化内涵和红山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创作《馆长说红山文化》《沙土地》等新闻产品、文艺精品,举办文化惠民、非遗传承等群众文化活动42场,让具有红山特色的北疆文化品牌更亮、更响。
实干可破万难,实干方能致远。红山区将以“六个行动”为牵引,心无旁骛干事业,脚踏实地谋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红山区新篇章。
(李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