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2025年对君乐宝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家中国乳业巨头正全力冲刺IPO,计划在2025年完成上市。然而,在高速扩张的背后,食品安全问题和环保隐患成为其IPO路上的“拦路虎”。
君乐宝冲刺IPO倒计时
君乐宝成立于2000年。公开资料显示,君乐宝前身为石家庄三鹿乳品有限公司(三鹿子公司),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更名为君乐宝。2010年11月22日,君乐宝乳业和蒙牛乳业集团正式签约,蒙牛以4.6亿收购君乐宝51%股份。收购之后,君乐宝一直作为独立品牌长期存在和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层维持不变,而在市场方面双方进行战略协同。
随后,君乐宝依靠在低温产品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优势发展迅速。2018年,君乐宝整体收入超过130亿元。而在被蒙牛收购9年后,君乐宝乳业迎来了“单飞”。2019年7月1日,蒙牛乳业发布公告,宣布以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出售所持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下称 君乐宝)51%的股份。
在与蒙牛“分手”后,君乐宝开始疯狂投资并购,为了冲刺IPO做准备。例如,2020年,君乐宝引进了珠海高领远盈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公司)、宁波探智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它们分别代表着高瓴资本和红杉资本。2021年君乐宝战略投资了奶酪产品供应商思克奇,次年1月又收购了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云南皇氏来思尔智能化乳业有限公司各20%的股权;2022年9月,君乐宝又收购了银桥乳业。2023年1月,君乐宝与中国劲酒联手投资了奶酪初创公司酪神世家;2023年6月,君乐宝再次收购来思尔智能化和来思尔乳业各32.8996%的股份,成为这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2023年7月,君乐宝收购了乳制品厂商银桥科技。2023年11月,君乐宝斥资战略入股茉酸奶,持有30%股份,12月又投资了研发益生菌乳酸菌产品的一然生物。
疯狂并购的同时,君乐宝负债率高居不下。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20年,君乐宝乳业总资产为134.56亿元,总负债为118.6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88.21%。到2022年,君乐宝乳业资产负债率依然高达77.63%
2023年12月,君乐宝正式开启了IPO之旅,由河北证监局网站披露中金公司《关于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此前,君乐宝定下了2025年以前完成上市,以及力争2025年实现年销500亿元的目标。然而,其高负债率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业内人士认为,巨额债务不仅削弱了其抗风险能力,还因高昂的财务成本进一步压缩了盈利空间,可能引发投资者对其盈利能力的担忧。
食品安全与环保问题成隐忧
食品安全是乳制品行业的生命线,但君乐宝近年来却屡次因质量问题引发争议。2023年3月31日,石家庄市鹿泉区市场监管局公示第一季度餐饮抽检信息。本次抽检109批次食品,3批次不合格、106批次合格。其中,3批次不合格产品的被抽检单位中,君乐宝旗下石家庄君乐宝乐时乳业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在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截至2025年3月5日,关于君乐宝的投诉已达1460条,涉及产品变质、异物、虚假宣传等问题。
(图源:黑猫投诉截图)此外,君乐宝参股公司茉酸奶还被曝光使用过期原料等问题。2024年5月27日,据新京报报道,在北京市多家茉酸奶加盟店发现诸多问题:使用过期40余天的原料;更换效期标签,不按时报废原料,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标签;常温存放应冷藏的水果,水果变色、出水后,仍接着使用;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配料表足量放料;用工不需要工作人员提供国家强制要求的餐饮人员健康证明等。
而在此番风波前,上海市消保委也曾公开发文点名茉酸奶“芒果酸奶奶昔”,称该产品用的酸奶量并不多,但脂肪含量却高得很奇怪,“不另外加糖”的产品中也检出蔗糖和麦芽糖,质疑其是否有其他添加。
业内人士指出,茉酸奶负面舆情频出的背后,身为股东的君乐宝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不力、风险评估不足等问题,而这或对君乐宝的经营、上市进程造成影响。
除了食品安全问题,君乐宝在环保方面也“踩雷”。据天眼查显示,2024年3月14日,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鹿泉区分局执法人员会同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委托的河北百润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冶公司)废水进行远程执法采水样监督性监测。2024年3月21日河北中旭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出具检测报告(中旭环检字【2024】第S0076-2号)中N011132 样品总磷浓度是4.5mg/L,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总磷执行限值4mg/L,超标倍数为0.125倍。
(图源:天眼查)根据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显示,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认为,君乐宝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有关“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不过由于君乐宝六个月内系初次违法,且常规污染物因子超标倍数小于等于0.2倍,并及时整改完成,达标排放,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环境污染后果。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未对君乐宝进行行政处罚。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因初次违法且整改及时未被处罚,但这一事件暴露了君乐宝在环保管理上的漏洞。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如何解决食品安全和环保问题,重建消费者信任,将是其能否成功上市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