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券商廉洁从业监管即将被提升至新高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券商处了解到,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日前向证券公司下发《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202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并面向行业征求意见。
2024年4月,中证协也曾就文化建设评估向券商征求意见。彼时,加强廉洁从业监管力度是最大变化之一。在此番2025年版本中,廉洁从业管理被进一步强化——明确将廉洁从业作为人员考核与晋升必考察内容的公司方可加分,此项最高可加0.3分,在全部可加分项中占比超1/10。
“在券商文化建设排名中,相差0.1分即可能会低一等级,0.3分的加分机会证券公司自然不会错过。接下来,大部分券商估计都会将廉洁从业作为考核与晋升的必考项。”某券商资深人士分析道。
除了廉洁从业,此番评估指标调整的另一大关键是,加大对奢靡、炫富等声誉风险事件的扣分力度,最高可扣1分。扣分之高在七大类扣分项中位居榜首。
重视首席经济学家正面发声作用,是此番调整的又一个看点。首席经济学家通过中央媒体积极正面发声、稳定市场预期达到4次及以上的,能够为券商带来0.05分的额外加分。
此外,2025版评估指标新增专为外资机构设立的加分项——推动文化建设国际交流。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及其所属集团公司在境外权威媒体发表文章或接受访谈正面宣传中国资本市场,或者参加省部级(含)以上国际交流会议并发声的,最高能够获得0.2分加分。
廉洁从业成为考核与晋升必考项,一票否决
自从2023年4月《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面向行业征求意见以来,监管对于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廉洁从业的要求即在不断增强。
在2024年4月面向券商征求意见的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中,评估年度公司从业人员因行贿被纪检监察部门留置、调查或被采取刑事处罚的情况被纳入考察范围。
而在中证协日前向券商下发的2025年版评估指标中,廉洁从业几乎成为券商从业者考核与晋升的必考项。
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加分项共有10项,合计最高可加2.914分。其中,与廉洁从业相关的加分项名为文化理念引导,最高可加0.3分。
根据最新规定,券商想要拿到这0.3分,必须在考核与晋升中做到两点。
第一,廉洁从业情况起到一票否决作用,同时合规诚信执业、全面风险管理、践行行业和公司文化理念情况中的一项或多项也起到一票否决作用。
第二,廉洁从业情况及合规诚信执业、全面风险管理、践行行业和公司文化理念情况中的一项或多项权重占比达到30%。其中,廉洁从业情况为必须考察事项,与合规诚信执业、全面风险管理、践行行业和公司文化理念情况中的一项或多项权重加总达到30%。
如果券商在考核、晋升其中一项中满足上述要求,可获0.2分,两项均做到,可以拿全0.3分。母公司符合指标要求方可加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版本中,也曾出现类似表述,但强度不及最新规定。在《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202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中,强化廉洁从业管理被单独列为一项,明确将廉洁从业作为人员考核与晋升必考察内容的公司方可加分。
与此同时,此番调整新增廉洁从业相关另一条内容:在“公司组织全员文化宣导活动”重点关注事项中突出廉洁文化建设要求,明确评估年度证券公司面向全体员工开展的宣导活动中,必须包含一项廉洁文化宣导活动,方可符合重点关注事项要求。
实际上,近三年以来,证券公司各类廉洁从业建设力度均在明显加强。以廉洁从业相关培训为例,形式包括网课+考试、线下培训会、警示教育大会等。其中,某些头部券商的警示教育大会频次较为频繁,每季度例行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当周加开。
同时,差旅标准下调、出差申请难度加大、公费打车范围收缩等,也是券商们面临的普遍现状。
“我们现在的要求是,能远程完成的工作一律不得出差。 比如策略会,以前PR都会到场,现在则被要求远程写稿。再比如大领导参加外地论坛并演讲,以前会有跟大领导在同地办公的人员陪同出差参加,现在则一般仅由出差地当地人员陪同,甚至有时无人陪同。”多位不同券商PR告诉记者。
奢靡、炫富等声誉风险事件最高可扣1分
除了廉洁从业建设,近年来,券商声誉风险管理要求也在不断加强。
2024年以来,交易所、中证协等曾数次组织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相关培训会,有些要求券商相关分管领导必须亲自到场,不得请假。在部分券商,声誉风险管理由总裁直接分管。
此番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调整中,新增一项关于证券公司重大负面事件的专项扣分指标——对于评估年度证券公司在合规、风控、声誉、 廉洁从业、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重大负面事件、造成严重影响的,予以专项扣分;对发生奢靡、炫富等声誉风险事件,造成严重影响或存在薪酬激励不当、管理不严的从重扣分。
值得注意的是,此项扣分最高可达1分,在证券公司文化建设7类扣分指标中位列榜首。除此之外,最高可扣1分的仅有一项——薪酬激励过于激进,未能体现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和稳健薪酬制度。
记者了解到,随着社交平台券商炫富事件的出现,如今,一些券商合规人员新增一项每日工作任务,刷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寻找潜在的证券公司相关晒工资、炫富等线索。
“看到线索及时消灭,防止发酵成舆情事件。”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券商员工本人敢于炫富的已经基本为零,我们更为担心的是躺枪——实习生、亲属、朋友等,无意间发布容易被引申为券商炫富的内容,继而带来麻烦。”
多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其公司聘用新员工、实习生的一大隐性要求是:小红书、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没有“炫耀性内容”,不经常发“负面心情”。“对于喜欢炫耀,啥都在社交媒体说的,公司一般不敢录用,此类性格的人更容易引发网络舆情。”有券商人士直言。
首席经济学家发声、外资券商国际化宣传...这些行为可加分
从此番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调整来看,另有两大特点值得关注——更为注重首席经济学家正面发声,以及外资机构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形象展示作用。
过去,首席经济学家相关加分项仅有一项——参加中证协季度首席经济学家例会并发表观点,会议成果获得省级以上领导批示的,每项0.05分,最高0.1分。
记者了解到,由于达到上述要求难度较大,因此一些没有设立首席经济学家的券商,并不认为自家有太多加分损失。
然而,此番评估指标调整以后,情况则不同。
根据最新规定,首席经济学家通过中央媒体积极正面发声、稳定市场预期超过4次(含)的,即可为券商带来0.0 5分加分。
“对于券商而言,只要设有首席经济学家,并且希望拿到此项加分,则一定可以做到。如果此项规定施行,对于未设立首席经济学家的券商而言,可谓一大损失。”有券商人士表示。
对于外资机构而言,此番评估指标调整具有一大利好——仅面向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及其所属集团公司的加分项。
一方面,在境外权威媒体发表文章或接受访谈正面宣传中国资本市场的,每项加0.05分,最高0.1分。
另一方面,参加省部级(含)以上国际交流会议并发声的,每项加0.05分,最高0.2分。
加分累计计算,最高不超过0.2分。母、子公司之一符合指标要求即可加分,母子公司累计计算。
“对于外资券商而言,达到上述要求难度并不大。该规定的目的在于更好展示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上的正面形象。”券商人士分析道。
除此以外,此番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还具有多项调整。
在“加强理论研究”加分指标中,进一步放宽在核心期刊发表行业文化建设及其他与证券业务、资本市场发展相关理论研究文章的标准,将CSSCI 扩展版目录纳入可加分的期刊范围。
增设一项党建引领专项指标,对推动党组织不断健全完善、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工作考核等较好的券商予以加分鼓励。
文化建设工作获得奖励或肯定加分项中,在此前仅针对公司进行加分的情况下,将个人获得表彰的情况纳入加分范围。
同时,此番指标调整也对部分加分指标的分值进行压缩。
比如,在服务行业专业能力提升,参与协会组织的培训、评价测试工作加分项中,压缩指标总分值,细分事项分值上限不变。在宣传推广文化建设成果方面,案例入选高校、省部级单位、文化建设年报事项压缩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