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河北亮眼“成绩单”,聚焦经济发展“新动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2024年,我国在能源电力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说到可再生能源,过去一年,河北省在风光发电装机、分布式光伏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投运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济新观察——2025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邀请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处处长门晓明,共同探讨“抽水蓄能规划建设总规模全国第一 风电光伏装机总量全国第二 河北为啥行?”
一、河北抽水蓄能规划建设总规模2997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国网新源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紧邻京津冀负荷中心和冀北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是保障区域电力稳定供应的关键一环。抽水蓄能电站由上下两个水库协同运作,它的核心功能在于,当电网处于用电低谷期,电能过剩时,会用过剩的电能驱动抽水蓄能机组,将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中,进行储能。当电网迎来用电高峰,电力需求增长时,抽水蓄能电站就会将上水库的水放回到下水库中,水流驱动抽水蓄能机组高速运转,实现发电,为电网补充电力供应。抽水蓄能电站通俗来讲就相当于一个“超大号的充电宝”。
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董事长 倪晋兵: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抽水蓄能电站在整个电网中恰好能够发挥"稳定器""调节器""平衡器"的作用。
亮点一
国网新源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创造了四项世界第一,即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地下厂房规模世界第一、地下洞室群规模世界第一、储能能力世界第一。
亮点二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的上水库,堪称一座能源宝库,库容高达 4504 万立方米,约等同于3个杭州西湖的库容量。巨大的库容,一次蓄满,能储存近 4000 万度新能源电量,全年可消纳新能源电量 87.16 亿千瓦时。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重要意义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处处长 门晓明:第一,抽水蓄能是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保障。众所周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是不稳定电源,其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比如中午光伏大量发电时,我们用不了这么多电,这时抽水蓄能电站能够储存过剩的电能,在晚上太阳落山后释放这些电能供我们使用,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有效支撑了新能源的消纳,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第二,抽水蓄能是目前最经济的储能设施,具有规模大、技术成熟、生命周期长、度电成本低等优势;第三,抽水蓄能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它具有调峰、调频、调相、系统备用和黑启动等功能,可以在电网出现故障或电力供应紧张时迅速提供电力支持,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增强整个区域的能源安全韧性。
在丰宁抽水蓄能电站,记者看到的是干净、整洁的发电机组厂区,而在保定易县,记者看到了抽水蓄能机组建设的宏伟与震撼。
国网新源集团河北易县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工程部副主任 李宗华:我们现在1号机组已经浇筑到了发电机层,2号机组现在在水轮基层,3号机组现在正在进行涡壳的固定,4号机组是基础环的固定。我们现在1号机已经开始进行了机电安装,力争到2025年底易县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
能起到哪些作用?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处处长 门晓明: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看。从经济发展机遇来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是一项大规模的投资项目,能直接带动GDP 增长,像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等,可以拉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注入活力,建成以后也可以持续为当地增加财政收入。从就业增加机会来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期一般8年左右,使用期50年以上甚至可达到100年,建设期间从基础的建筑工人到专业的工程师,需要大量不同技能层次的劳动力。电站后续运营期间,还会创造长期稳定的运维、管理等岗位,保障当地居民长期就业。从基础设施改善来看:为了满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运营需求,当地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会得到改善,同时,国内一些抽水蓄能电站建成了旅游度假区,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河北省风电、光伏装机达1.12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二
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份,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530.9亿千瓦时,占全省发电量(3869.8亿千瓦时)的39.6%。绿色电力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不仅如此,河北省风电、光电发展也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位于张家口康保县的英图风电场始建于2006年12月,按照风电项目20年的设计寿命,该风电场已经步入“暮年”,风机设备陈旧,发电量低是最大的痛点。2023年,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启动了康保“上大压小”风电平价示范项目,风场内40台旧风机“拆除换新”,新的风机塔筒高115米是旧风机高度的2倍,叶轮直径200米是旧风机的4倍,目前所有新风机都已并网发电。康保“上大压小”风电平价示范项目是河北省首个老旧风场升级改造示范项目。
记者在英图风电场采访得知,新的风电机组每转一圈发电量是14度电,记者的新能源汽车充满电是需要11度,也就是说新风电机组叶轮转一圈,把车充满还富富有余。
一台新的风电机组转一圈发14度电,那一天下来能发多少度电呢?
河北建投张家口风能有限公司英图风电场 副场长 郑雄磊:通过咱这个报表就能看出来,昨天143号风机它的实际发电量是1.2万千瓦,就相当于就是1.2万度电。从整场来看的话,咱们提升的年度发电量大概是在十倍左右。
此外,记者从河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获悉,2024年7月30日,全省11个风电场改造升级项目获得国家首批批复,全部完成改造升级后,规模将由52.95万千瓦增至162.899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40亿千瓦时,年发电收益超过15亿元。
河北省老旧风电场改造升级意义何在?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处处长 门晓明:河北省建投康保“上大压小”示范项目的成功并网,对河北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多方面的推动作用。首先,是在技术升级和装备国产化方面有着重大意义,老风场采用的是20年前的西班牙歌美飒风机,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机组容量小、效率低、后期配件更换维修难度大等问题越来越明显,此次通过改造升级,项目采用了金风、三一的大容量风机,同时配套了智能化控制系统,整个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实现了项目装备的国产化。其次,经济效益更好,“上大压小”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在相同的土地和风力资源条件下,改造升级后的机型能够产生更多的电量,降低了单位发电成本,增强了风电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再者,在产业示范引领方面,作为首个示范项目,它为河北风电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开辟了可行路径,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推动河北风电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提到装备国产化,记者在承德丰宁风机装备制造基地,见到了智能化风电机组的生产。
远景能源河北有限公司 助理基地负责人 袁海龙:我们的风机发电系统现在都是自动迎风自动变桨,这是一些最基本的自动智能化同步。 我们随着技术的进步,还有设备的优化,也实现了从高风速要求的发电,转变为高低风速都可以进行发电量最优化的一个转变。
袁海龙告诉记者,先进技术的加持使他们公司的产能逐步释放,订单快速增长。
三、河北省为何能大规模发展新型能源产业?
亮点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处处长 门晓明:河北在发展风电、光伏、抽水蓄能方面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北北部,像张家口、承德等地区,风力资源十分充足,日照条件好,未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较多,非常适宜大规模集中开发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河北南部人口密集,村镇较多,适合发展分布式新能源;同时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与华北平原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使得河北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的条件。当然,河北紧邻京津唐负荷中心,巨大的绿电需求,也是推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亮点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助力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处处长 门晓明:近年来,河北省一直致力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一方面,政府通过简化行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新能源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风光项目从申报、审批到开工,按政策规定大概需要取得48项支撑文件,并网流程也较为复杂,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实行一站式服务和并联审批,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困难,项目落地周期缩短了将近三分之一。
亮点三:政策体系的完善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处处长 门晓明:近年来,河北省研究制定了1+N政策发展体系,“1”就是在全国率先颁布《河北省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这为河北省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N”就是配套出台一系列新能源发展政策。比如,在国家政策基础上,细化了我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加快推动了绿电高比例消纳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再比如,我们研究制定了《河北省开发区分布式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进方案》,既拓宽了分布式新能源的新场景、新应用,又有效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在园区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助力园区的绿色低碳转型。同时,还出台了支持独立储能发展先行先试电价政策、促进全省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政策。
四、2025年河北省新型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5年的发展目标:我国将继续锚定绿色发展核心目标,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新能源就地消纳与外送通道建设等,可以说政府工作报告,对能源电力领域提出了新一年的发展蓝图。2025年,河北省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布局上有哪些新的举措?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处处长 门晓明:2025 年是“十四五”迈向“十五五”的重要一年,也是新能源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抢抓国家风电光伏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机遇,进一步摸清风光资源底数,高质量开发风电光伏项目,全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畅通输送通道,进一步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在电网主网和配网建设上同步发力,加快推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建设以及煤电灵活性改造,大力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应用,培育发展新动能,不断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强省建设步伐。
发展新能源,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也有助于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相信在未来,河北新能源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的能源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