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代表委员中的退役军人)脚沾泥土香 肩扛万家事

肖正强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5年退役

2月中旬,贵州的山区仍透着寒意。清晨6点,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肖正强已骑着电动车驶过平元村的水泥路,直奔村头的昊禹米业水稻种植基地“稻花香里”景区。田埂边,油菜花已经抽薹、长出花蕾。等到3月赏花季,这里将是另一番景象——观光小火车沿着轨道蜿蜒穿行花海,游客络绎不绝。这是平元村开展农旅融合的重点产业,也是肖正强带领村民投身乡村振兴、奋斗十年的成绩缩影。

2005年12月退役后,肖正强一直在外经商。2016年,肖正强回到家乡白云镇平元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彼时的平元村“萎靡不振”、发展落后,村集体经济欠债28万元。肖正强逐步完善村级管理、基础设施,带头搞产业振兴,如今的平元村一展新颜。仅“稻花香里”景区,自2021年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营收突破600万元。平元村人均年收入从2016年的不足4000元跃升至1.8万元,村集体收入从负债到盈余160多万元。

“今年油菜花节预计能吸引游客10万人次,得提前检查设施安全。”肖正强一边叮嘱景区负责人,一边掏出笔记本记录问题。

上午10点,肖正强匆匆赶回村委会。半个月后,他就要到北京参加今年的全国两会。开年复产复工、旅游景区的旺季筹备、春耕抢种……虽然只出差几天,但村里的事情肖正强一件都放心不下。出发前,他要和同事们把事情安排得差不多。

中午,肖正强扒了两口饭,又钻进村集体合作社的蔬菜大棚。棚内绿意盎然,工人正忙着采摘新鲜蔬菜。“这茬菜明天一早发往贵阳超市。”平元村早年土地分散、产业薄弱,肖正强上任后推行“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引入花椒种植、苗圃基地和生猪代养项目,流转场地1300亩,带动8000人次务工,人均年增收超过3000元。

路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时,肖正强特意停车查看。2024年8月,在肖正强的推动下,平元村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成立,为160名退役军人提供家政、保洁等技能培训。“老兵们保家卫国,回乡后更要帮他们站稳脚跟。”村民张建军参加培训后,在景区当上保安,月收入3000元,“肖书记自己也是退役军人,懂我们的难处。”

傍晚,肖正强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又赶到村口的“代表工作室”。在这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他接待了200多位村民,记录的问题从路灯维修到医保报销,件件有回音。“群众愿意找我,就是信任我。”肖正强说。

夜幕降临,肖正强翻开笔记本,梳理今年拟提交的建议:“加强农旅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前置机制”“打造世界级‘桥旅’融合品牌”……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心系农村,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在平元村的田垄间、院坝里产业基地中,肖正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这位扎根泥土的全国人大代表,正带领平元村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中国退役军人·全媒体记者 赵晨冉)

【往期报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代表委员中的退役军人)脚沾泥土香 肩扛万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