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若晔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装机规模实现大幅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首次超过14亿千瓦。但可再生能源先天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季节性特点,高比例接入电网客观上加大了电力供应的保障难度。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过去为“集中发、集中送”建立的电网和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已不能适应大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电网的安全运行风险增大。加速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已迫在眉睫。
聚焦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刘汉元建议,进一步加快推进已规划特高压建设,并适度超前规划和启动新的通道建设。同时加快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提升电网互济能力,充分利用邻近省份调节能力,有效提高消纳。此外,他还建议大力支持“源网荷储”项目发展,出台政策鼓励智能微网、虚拟电厂等新型示范项目投资,并加快打造我国综合储能体系,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建议用AI为新型电力系统赋能,通过AI算法对电网运行进行全面优化和智能调度,覆盖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各个环节,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AI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储能、电动汽车等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刘汉元说。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用AI为新型电力系统赋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用AI为新型电力系统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