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COP16 | 2000亿美元承诺达成共识,WRI发声呼吁全球通力合作气候融资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近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谈判在罗马正式落幕。各国就2030年前将生物多样性资金增至每年2000亿美元的战略达成共识。会议同时通过了一套监测框架,用以追踪各国落实《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的进展,包括到2030年实现“30×30”目标(即保护30%的陆地和水域、恢复30%的退化生态系统)。

这些成果以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的COP16谈判既有进展为基础,其中包括依托企业所用生物多样性遗传数据建立的自愿捐助基金,也设立了吸纳原住民及地方社区参与谈判的常设机构。

Crystal Davi:

尽管地缘政治局势严重割裂,各国仍展现出携手守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多样性的决心。就首个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融资路线图达成一致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但仅有规划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确保资金真正落实到位。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到最需要支持的国家和社区,帮助它们保护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不仅关系到当地民众的粮食和水资源安全,还影响全球气候稳定、经济发展以及社区生计。

发达国家须兑现承诺,在今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00亿美元资金。各国政府也应尽快改革对自然有害的补贴政策,并制定相应激励措施,引导更多私人资本进入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同时,那些利用生物遗传数据的企业应当向新设立的卡利基金作出贡献。

从更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将此次会议成果与更大范围的融资战略相结合,例如今年COP设定的1.3万亿美元气候资金目标。在全球财政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各国必须统筹整合各类资金渠道,使气候与自然资金协同运作。

“本次会议在监测框架的推进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尽管仍有优化空间,但它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监督各国在森林、土地和水资源保护方面的行动,也能为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提供参考,明确哪些措施最为有效。

“令人瞩目的是,各国政府首次被要求报告其在保障原住民和当地社区权利方面的行动,以及如何将他们纳入保护规划。未来,各国的监测体系必须做到透明、经济且能大规模应用,同时保持灵活性和开放性。此外,官方监测体系还需辅以独立的监督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图源:COP16

WRI始终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行动的协同发展。在此之前, WRI已与12家机构于2021年10月共同发起成立了“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PBF),并作为秘书处负责PBF的整体运营工作,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动员各利益相关方(尤其是金融机构与私营部门)开展对话与合作,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协同增效。

此外,WRI还与全球环境基金(GEF)共同担任了“自然与人类高雄心联盟”(High Ambition Coalition for Nature and People, HAC)的常设秘书处,积极应对全球面临的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危机,保持对“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30×30目标”的政治参与和承诺,为各国实施各项工作提供能力建设与信息共享,规划、匹配和调动财政资源和技术援助。

(世界资源研究所)

(转自:世界资源研究所)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Hehson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Hehson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COP16 | 2000亿美元承诺达成共识,WRI发声呼吁全球通力合作气候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