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3月6日下午,海德罗航空设备(北京)有限公司新设机构——北京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海德罗北京服务中心”),在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举行开业仪式。这一中心的启动标志着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与维修领域的国际化布局再添关键拼图。
此次开业的海德罗北京服务中心位于天竺综保区三区,占地1000平方米,总投资100万欧元,重点开展发动机托架维修、飞机工具设备校准等高端服务,计划打造海德罗在亚太地区世界级标准的综合维修单位,建立起保障境外、境内客户的优质服务体系。
“我们将依托天竺综保区的政策优势与区位优势,在园区内开展保税维修及检测业务,为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等区内优质航空企业提供特种工具,开展飞机发动机工具设备的维保、维护、校准等服务。北京服务中心预计年维修量达2000件,年营收超1500万元。”海德罗航空设备(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敏介绍。
据悉,海德罗航空设备(北京)有限公司2018年落户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一直深耕航空地面支持设备研发、生产及发动机特种工具制造领域。其母公司是全球航空设备领军企业Hydro Systems KG,总部位于德国黑森林比布拉赫地区,拥有60年航空工具设备制造经验,与空客、波音等全球航空巨头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这是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性布局。”海德罗航空设备(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敏在仪式现场透露,“北京服务中心将实现海德罗国内销售、国内制造、国内维修和国内物流四大业务的有机整合。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今年中国区将实现倍速发展,销售收入翻一番。”
海德罗北京服务中心外景。
作为属地部门,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海德罗北京服务中心的建设,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航空服务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属地部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积极落实优惠政策,不断优化办事流程,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据悉,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是国内临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现已聚集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家中外企业。园区航空总部高度聚集,中航集团、空中客车(中国)总部、首都机场集团等400余家航空企业在此落户,是全国航空服务企业集聚数量最多的区域。园区形成了航空运输、机场运营、航材贸易、仓储物流、航空租赁、飞机维修等全链条产业集群,2024年园区航空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400亿元。
下一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将紧紧把握民航发展新趋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锚定“推动建设世界级航空枢纽,打造国际一流高质量临空经济区”发展目标,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域航空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以航空服务为核心,以医药健康、临空智造、物流贸易、商务消费为支撑的“1+4”现代临空产业体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