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企业希望耦合式发展攻克难点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近日,上交所举办“未来产业沙龙”人形机器人产业座谈会,20余家产业链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与券商、创投机构、银行等专业机构参加会议。

谈及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耦合”一词在座谈会中频被提及。例如,突破技术堵点需要强化产学研耦合。

参会企业呼吁,强化产学研协同,就运动控制、感知交互、能耗效率等关系到机器人性能及应用的相关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共同攻克难题,以更好应对人形机器人日益激烈的全球技术竞争。

推动商业化落地,也需要促进产品研发与应用场景深度耦合。参会企业认为,在成长初期要充分挖掘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教育、救援等领域的客户需求,提高产品的功能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后续的规模化应用打好基础。

与此同时,产业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本体厂商与供应链上游的耦合。参会企业希望,整机厂商能与各零部件供应商共同成长,用好我国制造业固有优势,提高关键部件适配性,减少重复投资。

此外,考虑到人形机器人研发成本高、难度大、依赖大量数据开展训练,相关企业也建议,有关方面能够引导资金、数据等资源要素进一步向人形机器人产业聚集。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多行业、多学科的“集合体”。截至目前,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动力电池等领域分别有225家、128家、51家和19家上市公司。

梳理发现,14家科创板公司已经把深入研发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相关产品作为一项重要举措,纳入公司2024年“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并对外披露。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上交所将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多举措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下一步,上交所将抓紧完善“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相关配套措施,增强科创板各项制度包容性、适配性,发挥科创板支持科技创新的独特优势,提升科创板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能级。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企业希望耦合式发展攻克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