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我想起诉离婚,但不知道如何准备材料……”近日,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听障人士李先生通过“手之声”微信小程序的手语翻译界面,向立案干警清晰传递诉求。 屏幕另一端,专业手语翻译员将李先生的手语实时转换为口语,干警随即开启残疾人“绿色通道”,仅用30分钟便完成诉讼指导、网上立案全流程服务。 通过法院推荐的小程序,李先生首次实现了与立案干警“无障碍对话”。针对李先生因被告异地居住产生的管辖困惑,干警通过电子地图标注被告户籍地,直观阐释被告住所地管辖规则。 同时,引导其下载要素式起诉状模板并逐项指导其填写;借助“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协助其完成异地法院网上立案申请。李先生在小程序留言区写下:“感谢法院的现代化诉讼服务和对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 近年来,琼山区法院始终践行“智慧司法+绿色助残”双轨模式,通过网上立案、上门立案、云端调解、辅助文书制作等“绿色司法”助残服务,让特殊人群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司法温度。未来,琼山区法院将继续以初心为舵,以科技为翼,为特殊群众铺就公平正义的“无碍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