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历史、考古等研究领域大名鼎鼎的敦煌研究院,首次迎来一名80后党委书记。4月7日,据澎湃新闻报道,此前获公示拟任省属科研院所党委书记的80后干部程亮,现已出任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公开资料显示,程亮,男,汉族,1980年3月生,甘肃秦安人,大学学历,工程硕士,中共党员,2002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后,他曾长期担任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樊锦诗秘书,到2021年为止,历任敦煌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等职。2021年12月,程亮暂时告别敦煌研究院,任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这也是甘肃省文物局首次由80后担任一把手。任该职期间,他还曾在中央部委挂职,出任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如今,程亮被任命为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也算是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地方”。
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海内外媒体关心中国敦煌莫高窟的情况,当时,程亮曾以敦煌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的身份接受采访。2018年12月,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后,甘肃当地媒体也采访了程亮。相关新闻披露:程亮从2005年开始当上樊锦诗院长的秘书,在担任这一职务的8年中,“程亮习惯了早上6时许上班,中午不休息,晚上一两点下班的高强度工作,更适应了樊院长雷厉风行、一丝不苟、亲力亲为的工作方式”。
樊锦诗出生于1938年7月,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她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2019年,42人被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樊锦诗是其中唯一的“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
敦煌研究院有着80余年的历史,是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管理的综合性研究型事业单位。院本部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莫高窟,分院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据官方网站介绍,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遗址博物馆、敦煌学研究实体、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科研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
官网介绍还显示:敦煌研究院设党委、院务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工会委员会。设置13个业务部门、11个管理服务部门、5个直属事业单位、7个文化企业。也是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截至2025年1月,全院职工总数为1667人。
在程亮之前,出生于1964年的赵声良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等职。2024年12月,赵声良获聘任为甘肃省政府参事。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敦煌研究院、新京报等
编撰/杨鑫宇 编辑/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