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中央汇金“扫货”ETF,机构资金择机入场!“对等关税”冲击下A股现布局良机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受“对等关税”政策影响,4月7日,A股和港股均出现震荡行情。

巨震之下,关键时刻,“国家队”再度出手。

当日盘中,中央汇金公司公告称,中央汇金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盘面数据显示,4月7日,ETF市场放量明显,全天成交额3321.38亿元,为近半年高点,较上一交易日增长近三成。其中,市场上规模最大的4只沪深300ETF合计成交额超500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市场震荡之时,大量机构继续看好后市机会,不少机构在观望等待抄底机会,也有机构已出手。

市场震荡

4月2日,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政策计划将对华新增34%关税,4月9日生效。4月4日,中方发布反制措施,商务部宣布自4月10日起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关税政策影响下,清明节期间外围市场普跌,尤其是美股更是连续两日暴跌,标普500指数两日合计下跌10.53%,纳指下跌11.44%。

4月7日,清明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亚太股市跟跌,日经225指数和韩国综合指数均一度触发熔断。

A股三大指数也集体回调。市场全天成交额约1.6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0.46万亿元。

对此,中信证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师于翔认为,A股的调整更多是受到海外悲观情绪的带动,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悲观。美国的宽松政策可能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出现,与中国宽松周期重叠。其认为,当前的调整是一个布局的时间点。尽管避险情绪仍然存在,但从股票投资的角度来看,估值是核心因素,他建议投资者关注股票资产配置。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官陈果则表示,参考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等经验,本次对等关税加征对市场估值扰动冲击或将在短期内迅速反馈,而后续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产业突破、中美缓和等积极催化,市场会逐步修复。与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相比,当前我国政策应对更有经验与提前储备。

陈果认为,关税波折不改“信心重估牛”核心逻辑与中期趋势,对盈利和关税相关性低的品种,更可能迎来流动性改善或受益政策以及供给环境,正是中期布局战略良机。

“国家队”扫货ETF

值得关注的是,在A股震荡的关键时刻,“国家队”再次出手。

当日盘中,中央汇金公司公告称,中央汇金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4月7日,ETF市场放量明显,全天成交额3321.38亿元,为2024年10月10日以来高点,且较之上一个交易日的2555.66亿元增长近三成。

其中,4只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沪深300ETF当日合计成交额超500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二级市场成交额达到243.15亿元,是其历史第三高单日成交额;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成交达107.62亿元,沪深300ETF华夏(510330)成交超92.52亿元,嘉实沪深300ETF(159919)成交超61.78亿元。

另外,华夏上证50ETF全天成交额迅速攀升至95.47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成交额超126.60亿元。

这并非“国家队”第一次借道ETF护市,以中央汇金为主的“国家队”资金去年在关键时候也曾出手护盘。

此前披露的2024年基金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21只ETF,合计持有市值高达6616.97亿元,相比去年年中持有市值增长近900亿元,增持比例近16%;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5只ETF,期末持有市值达到3821.84亿元,相比去年年中持有市值增长2879.76亿元,增持比例达305%。

机构资金“入场”

在股市震荡时,既面临巨大挑战,也面临着潜在机会。

不少机构选择了加仓。

“我们今天早上加仓了一些超跌15%~30%的绩优股。它们皆是即便剔除美国业务后利润对应估值依旧在5-8倍估值区间的全球龙头股。”4月7日,一家面向全球投资的私募机构CEO告诉记者。

一位北京知名私募机构总经理向记者表示,4月7日A股和港股的下跌,更多的是恐慌情绪宣泄造成的,“在操作上,我们今天是加仓,主要看好的是消费和医药为主的偏内需板块。”

也有投资人士表示,4月7日,其盘中以挂跌停板的价格意外成交了一笔恒生消费ETF,非常满意。

一位机构投资者则表示, 近日计划抄底绩优科技股。

对于后市,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当日,沪深300ETF有明显的放量,说明国家队有入场迹象来稳定市场。考虑到未来中国还会有很多应对政策出台,其认为当前不用过于担心。

而对于后市布局,机构对消费、科技等板块较为看好

百亿私募星石投资认为,目前A股市场对现有关税政策的反应基本已经到位,估值快速压缩,后续快速下跌风险有所收敛。经历过快速调整,部分宽基指数已经回到2024年9月末水平,股市估值也已经处于合理偏低水平。消费等内需板块估值被压缩至更低水平,星石投资关注内需板块超跌带来的机会。

鸿风资产投资总监黄易则表示,“建议待市场企稳后,再选择中长期看好的板块和个股逐步抄底。中长期我们看好科技+消费,包括自主可控、具身智能、低空经济、对美出口占比低的高端制造、军工以及内需相关的消费品类。”

鹏华基金研究部总量周期组组长张峻晓认为,中国关税反制对部分行业会形成潜在供给缺口,这些潜在利好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航天装备、动物保健、燃气、农产品、通用设备、生物制品、化妆品、化学原料等。此外,同时考虑出口下行+财政对冲,基于投入产出表潜在利好的行业为建筑、服务消费(文体娱乐)、交通运输设备、 To G计算机方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中央汇金“扫货”ETF,机构资金择机入场!“对等关税”冲击下A股现布局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