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金融观察员|国债跌破1.6%,降准要来了?

【央行开展93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4月7日,据央行网站消息,2025年4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935亿元逆回购操作。

【中央汇金公司: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ETF】

4月7日,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表示,中央汇金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旨在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投身养老金融业务,提升服务质量,支持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方案强调了四个主要方面的工作:一是总体要求,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二是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包括服务基本养老保险、增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服务能力、促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健康发展以及推动商业养老金融改革;三是加强对养老产业的融资支持和风险保障;四是提升老年群体金融服务水平,包括扩大保障覆盖面、优化金融服务和维护金融权益。

【金融监管总局:保险机构重大股权投资须用自有资金】

4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未上市企业重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保险机构开展重大股权投资,应符合相关资质条件,且必须全部使用自有资金。根据规定,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可投资保险类、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以及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科技等企业。同时,被投资企业应股权结构简单、主营业务突出。《通知》要求,保险机构需明确发展战略,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审慎开展投资并加强统筹,防止无序扩张。这一举措旨在规范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行为,防范资金运用风险,推动保险资金更好地服务社会民生与实体经济。

【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参与IPO打新】

中国证监会近期修订了《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允许银行理财产品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作为优先配售对象参与IPO新股的网下申购。这是新规实施后首批允许这两类产品参与网下打新的IPO企业。预计这一变化短期内对新股中签率的影响较小。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1.6%,机构预期降准降息重振债牛】

4月7日,受国内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及避险资金推动,国内债市上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9:50,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9基点至1.63%。国债期货开盘集体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1.95%。市场猜测降准降息临近,债市或结束调整再入债牛轨道。有交易员预计降准先行,降息需综合考量利率与汇率情况。不过,也有分析师提醒,目前博弈刚开始,不宜过度押注单边行情。

【三部门联合发文,规范金融纠纷调解工作】

4月3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金融纠纷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旨在健全金融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多元化解决机制,提升金融纠纷调解工作的专业化与法治化水平。《意见》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金融纠纷调解业务,提出多项具体举措,包括鼓励建立小额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对赔付金额在一定数额内的小额纠纷,调解员可依规提出书面解决意见,推动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定期评估机制效果。

【包头农商行约11.07%股权遭司法拍卖】

近日,京东司法拍卖平台信息显示,北京菩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麒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的包头农商行7349.42万股、6024.11万股股份将于5月初在该平台公开拍卖,起拍价分别约1.26亿元、1.03亿元。以该行总股本计算,两笔股权合计占比约11.07%。

【1300亿元!获史上最大规模融资,邮储银行突破资本瓶颈】

邮储银行通过财政部和战略股东增资1300亿元,预计将提升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5个百分点。这是邮储银行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融资,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A股银行年报“反向讨薪”情况曝光】

年报季中,“反向讨薪”成为热门话题。据财联社报道,目前A股上市银行里,中国银行、重庆农商行、浙商银行等已公布薪酬追索扣回数据,其中中国银行去年“反向讨薪”达3250万。年报显示,中国银行依据机构与岗位情况,对超40%的高管及关键岗位人员绩效薪酬延期支付超3年,并制定追索扣回制度。2024年,该行对2469人次执行该制度。重庆农商行、浙商银行也分别披露了143.9万元、3033.78万元的追索扣回金额。不过,多数上市银行对此选择“沉默”。如招商银行去年曾引发关注,今年却未发布相关数据。业内人士称,监管未强制要求披露,且数据舆论关注度高,是银行“沉默”的主因。

【央行:3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7.7亿元】

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3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7.7亿元,其中隔夜期1.7亿元,7天期26亿元。期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25.4亿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有利于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隔夜、7天、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为2.35%、2.50%、2.85%。2025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2000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0639亿元。

【民生银行回应业绩下滑与风险贷款问题】

4月1日,民生银行召开业绩说明会,回应了净利润下滑及部分风险客户贷款处理等市场关切问题。年报显示,2024年末,民生银行总营收1362.90亿元,同比下滑3.21%,归母净利润322.96亿元,同比下滑9.85%,为四年来首度下滑。行长王晓永称,营收虽降,但客户基础经营等经常性收入有韧性,净利润下滑主因加大拨备计提与科技投入。针对东方集团、泛海系、恒大集团贷款情况,副行长黄红日表示,2024年末,东方系贷款余额76.9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约19亿元,已进行拨备计提,并对其欠款提起诉讼;泛海系贷款余额184.84亿元,同样完成相应拨备;恒大集团贷款余额91亿元,占比不高,已综合项目情况计提,预计对经营无重大实质影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金融观察员|国债跌破1.6%,降准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