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7日讯 很多人逛超市时,碧根果、夏威夷果、瓜子、开心果……看到啥都想买,但是过度囤货的结果就是根本吃不完,坚果被当传家宝一样囤积在柜子里。随着岛城进入春季。空气湿度增大,坚果一旦受潮,很容易发霉变质,滋生危险的黄曲霉毒素。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就此发布健康提醒。
坚果为什么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市疾控中心专家柴然介绍,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坚果,尤其是花生、核桃、杏仁等,因其富含油脂和蛋白质,为黄曲霉菌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营养环境。一旦空气湿度增大,坚果受潮,很容易发霉变质,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是迄今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污染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即使在高温下也难以分解。大量摄入黄曲霉毒素可引起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长期低剂量摄入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免疫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
柴然描述,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出现肝肿大、黄疸、腹水等症状。慢性中毒,早期症状不明显,长期摄入可导致肝损伤、肝硬化甚至肝癌。
如何分辨哪些坚果已经产生了黄曲霉毒素呢?柴然介绍,从外观上看,坚果表面可能出现绿色、黄色或黑色的霉斑。从气味上分辨,坚果会散发出一种刺鼻的霉味或苦味。口感上,坚果味道变苦,有异味,口感变差。
柴然提醒,市民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坚果,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定要选择包装完好、无破损的坚果,且尽量选择小包装,避免一次性购买过多。坚果开封后应尽快食用,未吃完的要密封保存。储存环境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市民可以将坚果放入密封容器中,并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一旦发现坚果有霉变、异味等异常情况,请立即丢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王逸群
(作者: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