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理论专刊|以精品意识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

转自:黑龙江日报

洪伟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黑龙江既有绿水青山、又有冰天雪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得天独厚。要延续冰雪旅游火爆势头,充分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深化“文旅+百业”,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新型消费业态和场景,做精做优文旅品牌。

发挥精品线路的承载力

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需要一批文旅精品作为支撑。“商旅文体展一体化”是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商业和展览业正在形成的一种具有协同效应的经济生态系统,已成为提振消费、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黑龙江应加快推动商旅文体展联动发展,促进本土文体、科教、商贸、康养、农林等资源整合、要素聚合,创造新模式、跨业态、多场景的消费点,推动数字经济下的文旅产业转型创新和提质升级。

坚持融合理念。系统谋划文旅产业跨界融合、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传承创作等工作。开发具有龙江地域和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重点项目,打造多样化、差异化的文化IP和旅游产品。优化融合模式。支持跨域跨界联合,构建龙江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主体阵营,打造跨产业、跨领域融合的产业集团或产业联盟,培养骨干型、领跑型文体旅综合主体。创新融合内容。支持游船快艇、房车露营、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发展,促进“音乐+旅游”“演出+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增开银发旅游专列,丰富旅游线路和康养服务供给。

强化产业协同与智能应用

黑龙江应不断拓展文旅融合边界,利用数字人、数字藏品等技术,通过产业升级和空间构建,拉长文旅产业链,催生新兴消费业态,开拓产业协同增长点。

加强文旅融合。优化亲子游乐服务,推出高品质少儿题材舞台剧目,更好满足多孩家庭旅游住宿需要,鼓励酒店、民宿推出优质亲子房、儿童房、宠物房,打造集食行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智能度假酒店。创新研学旅游项目,打造优质研学旅游营地基地和课程,培育一批优质研学旅游品牌和企业。提升老年人文旅服务品质,围绕银发经济,推广康养游、家庭游、怀旧游、错峰游等中高端多层次旅游产品。加强体旅融合。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体育旅游空间布局。打造一批“跟着赛事去旅行”体旅融合品牌活动,丰富体育旅游场景供给,推动景区从“观赏游”向“体验游”“沉浸游”转型。加强商旅融合。结合文化、体育、农产品等资源,丰富休闲度假产品,开发研学旅行、生态康养、自驾露营等特色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加快科技赋能与创新

应通过科技创新,带动文旅产业的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结构创新,培育龙江文旅新质生产力。

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数字平台完善全流程服务生态,实现内容订阅、线上体验及线下延伸的无缝衔接,根据用户的偏好和行为数据绘制用户画像,提供定制化的智能导览系统、虚拟旅游体验、个性化旅游推荐。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发展以智能交互、沉浸体验等为特征的新型业态,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传播力和感染力,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舒适性和便捷性。推动内容创新。建设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助力游客多方式、多角度欣赏龙江文化、龙江美景,打造独特的低空旅游体验。推动智能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市场治理“智慧大脑”、交互式沉浸式旅游演艺等技术研发与应用。聚焦文化数字化,以数据要素赋能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培育独有龙江特色的文化创意新产品,挖掘文化数据价值,推出跨界融合的创意产品。

坚持创新驱动与产业引导

应通过政策引导、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驱动,催生文体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政策环境。精细落地增量政策,优化升级存量政策,在提升公共服务、优化入境政策、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作出精细化的政策安排。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人文与历史,打造独特的文旅品牌。创新产业形态。打造新型消费场景,支持各地打造超高清、沉浸式、互动式演艺新空间和数字展览新空间。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支持开设首店、旗舰店,举办首秀、首演、首展活动。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建立商旅文体展联动发展体系,串珠成链,打造全域旅游线路,推动酒店、景区、商圈、创意街区、农业片区等多场景多业态消费联动。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本文系2024年度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社科规划课题成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理论专刊|以精品意识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