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元大润禧39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报显示,该基金在过去一年中,基金份额保持稳定,净资产增长2.53%,净利润达202,672,378.88元,管理费支出为12,164,708.39元。
主要财务指标:盈利增长显著
本期利润与净资产变化
华润元大润禧39个月定开债在2024年实现了较好的盈利。从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来看,本期利润为202,672,378.88元,相比2023年的131,580,263.47元,增长了53.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债券市场的良好表现以及基金合理的投资策略。
年份 | 华润元大润禧39个月定开债A本期利润(元) | 华润元大润禧39个月定开债C本期利润(元) |
---|---|---|
2024年 | 202,671,412.50 | 966.38 |
2023年 | 131,578,989.90 | 1,273.57 |
净资产方面,期末净资产为8,218,861,037.52元,较上年度末的8,016,188,658.64元增长了2.53%。这表明基金资产规模在稳步扩大,为投资者创造了一定的价值。
基金净值表现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是衡量基金业绩的重要指标。2024年,华润元大润禧39个月定开债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53%,C份额为2.43%。然而,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3.75%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A份额相差 -1.22%,C份额相差 -1.32%。
阶段 | 华润元大润禧39个月定开债A | 华润元大润禧39个月定开债C | ||||||
---|---|---|---|---|---|---|---|---|
份额净值增长率① | 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③ | 份额净值增长率① | 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③ | |
过去一年 | 2.53% | 0.01% | 3.75% | -1.22% | 2.43% | 0.01% | 3.75% | -1.32% |
从长期来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A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14.80%,C份额为14.30%,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7.78%,差距较为明显。这可能与基金的投资策略、市场环境等因素有关,投资者在关注基金净值增长的同时,需综合考虑业绩比较基准的表现。
投资策略与业绩:把握市场机遇
投资策略分析
2024年中国经济复杂多变,GDP增长5%,但房地产市场调整、消费需求疲软。在此背景下,债券市场因货币政策宽松等因素迎来行情,各券种各期限收益率明显下调。本基金在一季度完成建仓,杠杆率保持合理水平,通过合理分配融资期限降低融资成本,为投资者带来较好收益。
基金在封闭期内采用买入并持有到期投资策略,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这种策略有助于锁定收益,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同时,在日常融资中合理规划,体现了基金管理人对资金成本的有效控制能力。
业绩表现评估
尽管基金在2024年实现了盈利,但与业绩比较基准相比仍有差距。这可能是由于基金在资产配置上相对保守,未能充分把握市场机会。在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行的情况下,若能适当增加风险资产配置或优化债券组合久期,或许能缩小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差距。不过,这也与基金本身的风险收益特征有关,作为中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其首要目标是控制风险,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回报。
费用与成本:管理费增长明显
管理费用情况
基金管理费是基金运营的重要成本之一。2024年,华润元大润禧39个月定开债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2,164,708.39元,较2023年的6,285,937.57元增长了93.52%。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为889,253.73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11,275,454.66元。
年份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 | 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元) | 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元) |
---|---|---|---|
2024年 | 12,164,708.39 | 889,253.73 | 11,275,454.66 |
2023年 | 6,285,937.57 | 229,043.94 | 6,056,893.63 |
管理费的增长一方面反映了基金资产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市场竞争、服务成本上升等因素有关。对于投资者来说,管理费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实际收益,因此在选择基金时,需要综合考虑管理费水平与基金业绩表现。
托管费用及其他成本
基金托管费按前一日的基金资产净值的0.05%的年费率计提。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4,054,902.75元,2023年为2,095,312.50元,增长了93.52%,与管理费增长幅度一致。此外,应付交易费用本期为135,645.31元,上年度末为85,993.77元,也有所增加。
托管费和交易费用的增长同样与基金规模和市场交易活跃度有关。虽然这些费用看似占比不大,但长期积累下来也会对投资者收益产生一定影响。投资者在评估基金成本时,不能忽视这些细节。
投资组合:债券投资主导
资产组合情况
从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来看,固定收益投资占据主导地位,金额为11,204,794,400.06元,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高达99.98%,其中债券投资为11,204,794,400.06元。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1,955,275.47元,占比0.02%。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
---|---|---|
固定收益投资 | 11,204,794,400.06 | 99.98 |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 1,955,275.47 | 0.02 |
这种资产配置结构符合债券型基金的特点,以债券投资为核心,确保资产的稳定性和收益的相对可预测性。然而,过于集中的投资也可能带来一定风险,如债券市场波动可能对基金资产净值产生较大影响。
债券投资明细
期末按债券品种分类,金融债券公允价值为10,704,245,627.40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130.24%,其中政策性金融债为6,891,540,693.51元,占比83.85%;国家债券公允价值为500,548,772.66元,占比6.09%。
债券品种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金融债券 | 10,704,245,627.40 | 130.24 |
其中:政策性金融债 | 6,891,540,693.51 | 83.85 |
国家债券 | 500,548,772.66 | 6.09 |
基金在债券投资上注重品种的选择和配置比例的合理性,通过分散投资不同类型的债券来降低风险。但需注意的是,部分债券发行主体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家开发银行和南京银行在报告期内出现了违规行为,尽管基金管理人认为暂不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但投资者仍需关注相关风险。
份额持有人与变动:结构相对稳定
持有人户数及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465户,其中华润元大润禧39个月定开债A类有270户,C类有195户。从持有人结构来看,机构投资者持有A类份额7,901,271,212.13份,占比100.00%;C类份额全部由个人投资者持有,为39,404.94份。
份额级别 | 户数(户) | 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份) | 占总份额比例(%) | 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份) | 占总份额比例(%) |
---|---|---|---|---|---|
华润元大润禧39个月定开债A | 270 | 7,901,271,212.13 | 100.00 | - | - |
华润元大润禧39个月定开债C | 195 | - | - | 39,404.94 | 100.00 |
这种持有人结构显示出基金的投资者群体相对集中,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关注机构投资者的动向,因为他们的大额申购或赎回可能会对基金的规模和净值产生较大影响。
份额变动情况
本报告期内,基金处于封闭期,未开放申购、赎回,因此基金份额总额保持稳定。华润元大润禧39个月定开债A类和C类份额均与期初一致,分别为7,901,300,861.34份和39,404.94份。
虽然本报告期份额未变动,但投资者仍需关注基金开放期的申购赎回情况。在市场波动较大或基金业绩不佳时,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申购赎回,从而影响基金的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
风险与展望:关注市场不确定性
市场风险分析
2025年,中国经济虽总体保持较好势头,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外部环境方面,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可能影响中国出口增速;内部经济转型过程中,房地产市场调整持续,消费相对疲软。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债券市场产生影响,导致收益率波动加大。
基金在投资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合理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市场风险。投资者也应认识到,债券市场并非完全无风险,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
基金展望
华润元大润禧39个月定开债在2025年将继续保持合理的杠杆率,密切研究资金市场,通过合理规划融资期限降低融资成本。基金管理人将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投资策略,力求为投资者增厚收益。
投资者在关注基金未来表现时,应结合市场环境和基金的投资策略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要注意分散投资,降低单一基金带来的风险。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该基金仍可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但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基金的业绩变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