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许先生购买的“清明上河图”。
许先生购买的字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顾野灵 夏民 汪瑞梁 摄影报道
近日,毕节市赫章县的许先生向 “天眼问政”栏目讲述了自己的糟心事。2017年,他花费数万元购买了《清明上河图》以及其他国画、邮票等收藏品。当时,卖家信誓旦旦地承诺会回购,可如今不仅拒绝回购,甚至连电话都不接了。
3月27日,许先生带着所购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邮票以及两幅中国画找到记者。
记者看到,许先生的《清明上河图》被装在精美的礼品盒中,盒子上印着“故宫博物院出品”的字样。盒内配有收藏证书,还有北京盛世经典博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具的19990元“收藏票”。
据许先生回忆,2017年夏天,他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刘娜娜,是北京盛世收藏公司的销售经理。加上微信后,刘娜娜频繁向他推荐各类艺术品。“有一天,刘娜娜跟我说,他们公司发行的《清明上河图》在拍卖会上拍出了15万元的高价,还把拍卖现场视频发给我。她告诉我,作为新客户,我能以19800元的超低价拿下,以后涨价了公司还会回购。”许先生心动了,很快下单购买。 没过两天,一名男子联系许先生,称已经带着藏品到了。许先生提议在酒店大堂交易,男子却以物品贵重为由,坚持要找个偏僻安静的地方,而且必须现金交易。“我就找了一家偏远酒店开了房,和他完成了交易。”在酒店房间里,男子又向许先生推销中国画和邮票,声称这些都是极具升值潜力的“宝贝”。鬼使神差般,许先生在买下《清明上河图》后,又花了一万多元购入其他藏品。许先生一边说着,一边向记者展示他买到的“齐白石的虾”和“张大千的山水画”。买下这些藏品后,许先生一直秘而不宣,满心期待着藏品升值,再回卖给公司大赚一笔。
今年3月,家人生病急需手术费,许先生这才联系公司,打算变现。可公司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仅拒绝回购,此后更是对他的电话置之不理。
在许先生与刘娜娜近期的聊天记录中,刘娜娜虽承认《清明上河图》曾拍出15万元高价,却表示公司只是发行平台,不负责回收。她还建议许先生,若急需用钱,可以去当地二手藏品市场碰碰运气。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许先生跑了好几家藏品交易店铺。然而,鉴定人员给出的结果如同一记重锤——许先生的《清明上河图》等藏品均为工艺品,估值仅几百到一千元。至此,许先生才惊觉自己被骗。
“我拨打12315热线投诉,接线员说要找企业注册地才能处理,可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找。现在对方完全不理我了。”许先生懊悔不已。
采访过程中,记者多次拨打北京盛世经典博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娜娜”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电话,均无人接听。针对许先生的遭遇,“天眼问政”专家团成员、贵州省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浩锐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陆桢兰分析指出,该公司虚构工艺品版《清明上河图》的实际价值,作出“回购升值”的虚假承诺,诱导许先生购买印刷品,需承担虚假宣传和欺诈的民事法律责任。此外,公司虚构拍卖纪录、夸大藏品价值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可对其处以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若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诱骗许先生购买赝品,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构成诈骗罪。陆桢兰律师建议,许先生可通过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也可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提出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