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筑牢隐患“防火墙” 织密纠纷“调解网”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周孝清 □ 本报通讯员 龙浩然 余卓恒   刑事案件发案数、治安案件发案数、信访件总量分别同比下降26%、22%和18%;“法律明白人”发展人数逾4.1万人,平安志愿者人数达2.16万人,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14.6%和7.7%……2024年以来,江西省浮梁县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工作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近年来,浮梁县政法机关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做到矛盾纠纷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走出了一条具有浮梁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子。

信访工作关口前移“纾民困”

  “太感谢你了!解决了我女儿上学的问题。”近日,刘某夫妇为网格员李玲送上一面“为民解忧暖人心 至真至诚显真情”的锦旗。   刘某夫妇是两位从外省来浮梁县定居的教师,由于人生地不熟,其大女儿入学成了难题。李玲了解情况后主动担当,多方走访,终于解决了包括刘某在内的几户家庭的孩子入学难题。而后,刘某因家庭原因要给孩子办理转学手续,李玲再次伸出援手,主动协助联系学校说明情况,并上门收集材料,为远在外地的刘某代办了手续,解决了孩子的转学问题。   据了解,浮梁县积极实行“网格+信访”模式,推动信访工作关口前置、重心下移,做到“信访隐患预防在先、信访矛盾解决在前”。该县将辖区划分为244个网格,在每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并建立网格员微信群。网格员将线上收集社情民意与线下实地走访相结合,把服务延伸至户、精准到人,形成了民生事项闭环管理。   2024年,全县网格员共流转562条民生事项到城管局、公安局、供电等职能部门,目前已全部办结。

行业调解协同共治“惠民生”

  陈女士因不满物业服务拒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催缴未果后向浮梁县物业纠纷诉调中心求助。中心调解员委托物业调查员核实服务情况,后由于调解未果,案件转入速裁快审程序。浮梁县人民法院法官查明案情后联合调解员提出“差异化欠费处理”方案。最终,陈女士与物业公司达成和解协议并支付了7000余元。   浮梁县法院在该县城北社区成立物业纠纷诉调中心,联合司法行政、住建、城管等部门创建“五社联动”工作机制,使纠纷全流程在诉调中心“一站式”完成。诉调中心与社区调解室形成两级联动,根据纠纷的难易程度制定调解员匹配机制,对于日常的物业纠纷,由小区特邀调解员先行调解;无法调解的纠纷,引导至社区调解工作室由公益性律师负责调解;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物业纠纷或者群体性物业纠纷,由诉调中心法官调解或巡回审判。   中心成立以来,共调处物业纠纷1200余件次,调处成功1100余件次,发送司法建议书6份,收到反馈6份,回复率达100%,有效解决了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

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暖民心”

  鲁某向郑某提供蔬菜、佐料,郑某一直未付货款近两万元。经多次催收无果,鲁某遂到浮梁县“访调诉”一站式服务中心寻求解决。中心受理后,浮梁县法院迅速介入,组织双方人员到志明调解室联合调解。通过耐心释法明理,促情理法融合,引导双方互相理解让步,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近年来,浮梁县委政法委深入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将“多中心”集成为“一中心”,打造综治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三位一体”的“访调诉”一站式服务中心。中心采取“集中常驻+动态轮驻+因需随驻+在线云驻”工作模式,并整合公安、法院、信访等部门力量,形成多部门“联合作战”,做到“一个中心统管、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解决”,实现了信访接待、多元调解、诉讼服务等联合调处,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2024年以来,浮梁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607起,化解3598起,化解率达99.7%。   “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浮梁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余志峰表示,下一步,该县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网格化治理、社会化参与、行业化调处、信息化运行,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小、化解在早、吸附在基层,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筑牢隐患“防火墙” 织密纠纷“调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