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万物竞发,元江县因远镇的2万余亩春茶陆续上市。
走进因远镇因远社区奔干小组的茶园,连绵的茶山满眼青翠,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香。茶农们穿梭其中,手指在茶树间轻盈舞动,采摘着今年的首批春茶。
在云南八甲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加工车间内,公司负责人何存平正在检查设备、擦拭机械,为生产作足准备。2019年,何存平回到家乡,建立了现代化的制茶作坊,以“公司+茶农”合作模式,从抓好茶叶“第一生产车间”茶园管理入手,实施产、研、加、销一体化,引导茶农树立精细化、标准化生产理念。
因远镇地处哀牢山中部,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云雾缭绕,土壤富含有机质,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茶叶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保留了丰富的茶叶品种资源。此外,当地白族群众在长期的种茶、制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制茶工艺。茶在这里不仅是饮品,更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白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近年来,因远镇通过引进茶企、培育经营主体,组织技术培训、提供科学管护指导等方式,提高了茶农的种植管理水平。各种茶村(社区)还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帮助广大茶农在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都能获得稳定的收入,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通过几年的示范带动,当地茶农的种植观念得到转变,有效提升了因远茶的品质、品牌和收益。目前,当地有100多户茶农加入了这种模式,既保障了茶叶的品质,也带动茶农增加收入,实现了“双向双赢”。
因远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邓雪平说:“因远社区共有3960亩茶园地,以前产值比较低,现在已引进茶企业,通过‘村办公司+企业+农户’的这种模式,把茶农往高质量、高收益、高附加值的这一块引导,促农增收、壮大集体经济。”
近年来,因远镇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理优势,持续做大做优茶产业基地,积极探索“茶叶+”,不断延伸茶产业链条,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今年,全镇茶叶种植规模达2.05万亩,预计产量达1745吨、产值1.2亿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因远镇茶叶产业已成为致富产业、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更为当地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因远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何保霖说:“我们将传统的制茶工艺与现代品牌深度融合,让游客亲自体验采茶、制茶及品尝‘三道茶’,通过构建‘党总支+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因远白族茶文化的魅力,增加农户的一些收入。”
茶山绵延起伏,茶树苍翠欲滴,茶农忙碌采摘。随着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因远镇正以茶叶为纽带,构建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让小小的茶叶成为助农增收的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云南网通讯员 王瑾 范魏嵩 普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