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君获悉,4月5日,在浙江自然博物馆(西湖文化广场)举行的一场分享讲解活动中,有人员将流浪猫定义为外来物种,还展示小猫啃食与自身身形相近兔子的血腥画面,用以阐述流浪猫的 “危害”。
4月6日,浙江自然博物院官方账号发布活动有关情况的说明:浙江自然博物院高度重视公众关于杭州馆一场关于外来物种分享讲解的关注,并在第一时间展开核查,现作如下说明:网传画面是4月5日下午,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一楼大厅,一位我院“小小志愿者”(初二年级学生)作主题为“从我做起,认识并及时上报你身边的外来种”的研究分享。
这位同学是一位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领域的爱好者。本次分享的主要内容是警惕入侵物种的危害,但受青少年研究视野及表达能力所限,在“科学辨识外来种与入侵物种”方面存在一些不严谨描述。浙江自然博物院为推进科普工作,推出“小小志愿者”活动,鼓励中小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对一些自然现象展开研究,并通过召开内部分享会的形式作讨论交流。
我们也呼吁大众呵护青少年的研究热情,包容他们对不同科学观点的引述和探讨。浙江自然博物院将继续支持少年儿童的科研和科普活动,并以此次讨论为契机,进一步做好研究过程中的指导和分享交流前的审核,从而培养青少年更严谨的科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