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3月6日,记者从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日前,《安徽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第三批)》正式出炉,其中案例反映出我省各个方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探索。
近年来,我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开展创新探索和攻坚突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典型经验。2021年和2023年,我省先后发布了两批共60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其中,推进沪苏浙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中新苏滁打造长三角园区合作样板等27个案例入选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充分反映了我省落实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有力促进了各地各单位互学互鉴。
本次发布的第三批案例主要有五个方面特点。在科创产业跨区域协同上“向新求质”。坚持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两心同创”,支持长三角区域内光源集群化建设、体系化攻关、规模化“沿途下蛋”,突破先进薄膜材料、大光栅技术等“卡脖子”难题,近三年来孵化或入股企业10余家,为能源、化工、显示、信息、医疗等行业上百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力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在高层次协同开放上“开拓新局”。主动对接沪苏浙优质开放资源,借梯登高、借船出海。省委金融办、安徽证监局2023年8月指导在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腹地设立上市公司“徽客厅”,累计开展各类资本对接会、交流会、产业论坛31场,服务安徽上市公司超40家,成为皖企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创新模式”。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共同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和城市(县、区)“一对一”结对,深化与沪苏浙全方位合作。马鞍山市推动和县、浦口毗邻地区持续深化“两省一街”共管共治模式,在已有警务跨省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政务服务功能,设置5个“跨省通办”窗口,2024年办理民生事项超1500件,服务群众“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在完善一体化体制机制上“求新突破”。持续加大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推动要素跨区域流动、资源跨区域共享上持续发力。省委组织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牵头在上海建设“安徽长三角人才工作站”,建立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在沪皖籍各类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省委宣传部创新跨省联动宣传机制,联合推出《“链”上长三角》等系列专栏,开展《共话长三角·科创先锋》等专题报道,《潮涌长三角》入选优秀国产纪录片,多形式多角度讲好“长三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