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6日讯 “目前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多亏了环评审批流程的简化,建设进度比原定计划快了一个多月。”日前,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执法人员再次来到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对青岛勤诺信汽车配件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项目环保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回访时,项目负责人张学超直言,这个2025年度市级重点项目,从递交材料到取得环评批复,就用了一天。
项目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批复文件,得益于“区域规划环评+告知承诺审批”政策的推行实施。这一政策是指对入驻在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并取得审查意见的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功能区且符合承诺制审批的项目,只需建设单位按规定做出相关承诺,审批部门收到申请后即出具环评批复。
位于汽车产业新城内的这一汽车配件项目,符合“告知承诺制审批”惠企政策,生态环境部门在具体办理中,将“先评估后审批,先公示后审批”的串联模式改变为“边评估边审批,边公示边审批”的并联模式,在项目报批后同步开展文本评估与审查,合并受理公示和拟审查公示,做到项目环评文本“即来即审”,将环评审批时限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
环评是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重点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如何在确保环评“质量关”的同时提速审批,为项目建设“抢时间”,成为生态环境部门面对的重要课题。
节省办事时间依靠的是服务优化,而缩短办结时间,则是以政府部门管理为中心向以用户服务为中心转变,整合资源、流程再造的结果。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部门自觉把生态环保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重点项目生态环境要素保障需求为抓手,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优质服务,力推重点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投运。
今年年初,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积极与发改部门对接,明晰梳理即墨区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对45个省市重点项目纳入环评手续办理调度管理平台进行调度管理,建立重点项目环评需求的动态全要素帮扶台账,按照已完成、建设中、预建设3类划分,逐一梳理环评手续进展情况,指导企业尽快依法依规完成项目审批。
超前介入,关口前移,是当好企业环评服务领航员的“关键一招”。“这个项目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轻度影响,编制环评报告表即可,建议优先选择信用良好和符合能力建设指南要求的技术单位来进行编制。”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审批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到青岛同德眼科医院负责人,对其6月份计划开工建设的即墨分院项目提前介入,给出了有关环评编制的合理化建议。
“相较于以往的工作模式,我们在环评报告编制阶段甚至项目立项最初阶段,第一时间预审项目,安排专人现场指导,提前告知企业注意事项,将大多数困难问题化解在了前端。”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副局长唐尧初表示,他们对项目落地提供全流程环评保障,实行“一对一”服务,优化完善内部工作流程和联审会议制度,做到环评报告即送即审,搭建重点项目服务“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流程和办理时限,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服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责任编辑:臧婷
(作者: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