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满怀期待地踏上归乡旅程,重返承载着童年记忆的故乡——那曲安多。
车辆行驶在拉那高速上,目光所及皆是美丽的藏北风光。草原上,房屋错落、羊群如云,为广袤大地添上生动一笔。当车辆经过念青唐古拉山脚下,望向窗外,只见连绵群山巍峨耸立,山巅雪线仿若一道银边,恰似洁白的哈达,圣洁又壮美。
自拉那高速通车,归乡之路变得顺畅无比。如今,拉萨到安多走高速仅需5个小时,乘火车更是快捷。奶奶回忆往昔,感慨万千:“过去,去拉萨太难了!坐老式汽车,路也不平,不到500公里的路程,得颠簸很长时间,所以很少有人去。”
一路上,不时能看到养护工人橘红色的身影在寒风中忙碌,养护车上堆满新材料融雪剂——这在奶奶那代养护工人眼里,曾是不敢想的“神器”。
谈及青藏公路的变迁,奶奶最有发言权。二十岁起,她便投身青藏公路养护,一干就是30多年,见证公路从砂石路变成柏油路,历经风雪雨雾考验。她总说,青藏公路像她的孩子,她要倾尽一生守护。
如今,青藏公路为安多带来巨变。村村通公路,牧民“摩托车放牧”“汽车运输”,出行便捷。交通方便了,游客纷至沓来。自驾游客沉醉于唐古拉、错那湖与藏北草原风光,沉醉于蓝天白云、雪山湖泊交织的壮美画卷。
问奶奶是否后悔做风餐露宿的公路养护工,她认真作答:“从牧区放羊娃到青藏公路建设者,再到公路养护者,多亏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光荣自豪,哪里来的后悔?”如今奶奶退休,父亲接过接力棒,坚守岗位。他还立志带出年轻养护工,传承“两路”精神,守护这条“天路”。
青藏公路,这条通往世界屋脊的“天路”,在一代代养护工人坚守、传承“两路”精神中,续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