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秋莹
四月的风仍带着丝丝寒意,可哈尔滨音乐厅内却暖意涌动,4月5日《“春天的约会”城市艺术季——方弋钢琴音乐会》在此热烈开场。在近80分钟的演出中,方弋携手一众才华横溢的音乐家,运用双钢琴、四重奏等丰富多样的演奏形式,将一首首风格截然不同的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宛如一场梦幻的音乐风暴,为冰城观众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音乐盛宴,也全方位地展现出钢琴这一乐器的独特魅力。
奏响钢琴多元华章
留意钢琴家、哈尔滨音乐学院钢琴系主科教授、第一教研室主任、学硕专硕双导师、文化旅游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特聘专家方弋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1973年在哈尔滨出生,高中前的时光,他都在这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中度过。和当时众多怀揣艺术梦想的学子一样,求学期间的方弋,频繁往返于哈尔滨与北京,追寻更高质量的音乐指导。1992年,方弋成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4年后,在钢琴系顺利完成本科学业。此后,方弋不断深造,相继取得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以及意大利“蒂托、斯基帕”国立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硕士学位。
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方弋回到家乡哈尔滨,曾陆续在北方剧场、紫丁香音乐厅、买卖街老哈尔滨音乐厅、兆麟街省歌舞剧院音乐厅等多个冰城音乐地标场馆举办音乐会。回忆起1996年在家乡举办的毕业音乐会,方弋历历在目:“那场音乐会是与哈尔滨交响乐团合作的,上半场我演奏的是贝多芬的作品《热情》,下半场则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当时哈尔滨交响乐团的驻团指挥家是颜翅鹏老师,演出是在条件最好的北方剧场完成。”再次受到哈尔滨音乐厅邀请举办专场音乐会,方弋深情地表示:“来到这里就回家,感觉无比亲切。”
值得一提的是,钢琴的表现力极为丰富,除了独奏外,它还广泛应用于协奏、双钢琴二重奏,以及室内乐四重奏、三重奏、五重奏甚至八重奏等形式,并且能作为协作乐器为交响乐伴奏。此次方弋钢琴音乐会正是通过双钢琴、四重奏等多种演奏形式,全方位地向观众展示钢琴“乐器之王”的独特魅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方弋希望借助这场音乐会,让大家了解到钢琴的多元性。“我的家乡哈尔滨是举世闻名的音乐之城,这里有着深厚的音乐底蕴。”方弋由衷地希望,通过自己的这场音乐会,吸引更多人走进音乐厅感受和热爱音乐,让音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通过这场音乐会,为家乡的音乐事业增添一抹亮丽色彩,以个人的绵薄之力推动钢琴教育事业和音乐事业持续发展,让家乡钢琴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逆境重生 等了24年的“复出”
“这是一场复出音乐会。”5岁那年,方弋第一次触摸到钢琴,那一刻,美妙的琴音仿佛具有魔力一般,深深吸引住了他。由于父母都从事音乐工作,方弋从小便沉浸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之中,对音乐的热爱也愈发炽热。命运却在2001年跟方弋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险些彻底终结他的音乐生涯。在ICU历经一周的生死抢救后,虽然生命得以保全,但方弋的手臂严重受伤。“基本上手就是废掉了。”方弋指着胳膊告诉记者,“现在里面还有钢架呢。”
然而,方弋心中对音乐的热爱从未熄灭,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开始了艰难的康复训练。“车祸后,弹琴时受伤的手臂不听使唤,我把着胳膊一个音一个音去练,弹一会儿眼泪就流下来,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5岁刚开始学琴的时候。”恢复的过程真的很残酷,但方弋始终没有放弃,一步一步,重新找回弹奏钢琴的感觉。
这场复出的专场音乐会筹备时间十分紧张,仅仅只有5周。尽管日常教学任务繁重,但方弋为了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状态,每天坚持练琴10到11个小时。为了应对这场近80分钟高强度的演出,方弋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牛肉等高蛋白食物来补充体力。“怕受伤,好久都没锻炼了,每天除了教学就是练琴,最近都胖了将近10斤,等开完音乐会再减吧。”方弋笑着打趣说道。
如今的方弋,演奏风格变得愈发沉稳。与年轻时追求炫技不同,现在的他更加注重将音乐背后的故事生动地讲述出来。每一段旋律,都饱含着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人生的旅程。就像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那激昂的旋律仿佛是方弋内心深处对音乐执着精神的真实写照,在逆境中绽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爱心传承 照亮音乐之路
以对音乐的赤诚与对家乡的深情,方弋在这片土地上奏响冰城爱的旋律。1998年,洪水肆虐,方弋携手哈尔滨交响乐团,迅速举办了两场公益音乐会。演出门票瞬间售罄,3万多元票房收入分文不留,全部捐给了当时位于江北的丰收小学,为受灾地区的孩子们送去希望。
此后,方弋的公益脚步从未停歇。无论是为师大换肾的学生捐款,还是为四川汶川地震赈灾,抑或是免费为留守儿童演出,方弋总是默默在奉献。不仅如此,方弋还慷慨捐赠三角钢琴给成高子小学,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音乐、感受艺术的魅力。至今,已经举办了三十余场公益音乐会,是方弋对家乡和人民爱的见证。
除了在公益舞台上发光发热,方弋在音乐教育领域同样成绩斐然。作为哈尔滨音乐学院钢琴系主科教授,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其所教授的学生,多人考入美国朱莉亚、曼哈顿,俄罗斯柴可夫斯基、圣彼得堡、喀山,以及国内的各知名音乐学院。数以百计的钢琴专业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后多成为高校及演艺团体的骨干力量,其教学质量得到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钢琴教授米科夫斯基、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杨峻及国内兄弟院校同行的首肯。
方弋深知,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恩师的悉心教导。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杨峻在得知方弋遭遇车祸、身心遭受重创后,多次打电话关心慰问,“出车祸后,医生说我是不可能再弹琴了,但杨老师说,没关系,接上、一点点去练,练好了来跟我上课。”在方弋身体稍有好转后,杨峻老师免费为他授课,帮助方弋重返音乐之路。今年是杨峻老师去世的第十五年,方弋选择在清明小长假举办音乐会,以此缅怀恩师。“最好的纪念方式,不是空洞的追思,而是将老师的师德师风、教学理念传承下去,让更多学琴的孩子受益。”方弋以身作则,将杨峻老师的教诲融入日常教学,激励学生追求卓越,传递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
方弋常说,音乐是陶冶人类情操的重要手段。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音乐能为人们提供情绪的出口,带来心灵的慰藉。无论是忧伤还是喜悦,美的音乐总能触动人心,净化灵魂。方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用音乐点亮生活。
从舞台上的精彩演绎,到逆境中的顽强重生,再到公益与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方弋如同一位执着的逐光者,追逐着音乐的梦想,为家乡的音乐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心弹奏着一曲曲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