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邢台网
发展壮大本土企业 扎实做好央企引进
“龙头”引领特色产业集群向上向新
本报讯(记者马维勇)4月1日,在位于市经开区的中车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大型机械忙碌不停,工人们在作业点位上进行焊接施工。“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作为施工方,我们倒排工期,高标准严要求加快建设。”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石星说。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我市大力推动去年引进的新疆特变电工输变电装备、中车新能源装备、中船氢能制储、阳光电源储能装备等8个单体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投产见效,尽快形成千亿级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
我市坚持大项目引领、大企业带动,一方面积极引进龙头知名企业落户,另一方面全力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营收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增长。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企业上市为导向,以优化生态为支撑,我市大力培育创新卓越的“领跑者”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等龙头企业。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75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宇腾羊绒“领跑”清河羊绒及制品产业集群,鑫泰轴承“领跑”临西轴承产业集群,欧耐机械“领跑”平乡自行车(童车)产业集群……全市累计培育“领跑者”企业79家,数量居全省前列。
针对晶澳太阳能、中航上大、德龙钢铁、玉锋、今麦郎等龙头企业,我市坚持“一企一策”,在项目审批、用地指标、能耗指标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帮助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并融入供应链体系。
“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链’上企业快速发展,还提高了行业标准,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提升。”市市场监管局标准管理科科长麻东介绍,近年来,平乡县先后引进好孩子、富士达等龙头企业后,通过培训指导,带动与其配套的数十家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大幅提升,推动县域自行车(童车)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根据《邢台市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安排,今年,我市紧盯“领跑者”培育,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全力培育一批体量规模大、创新水平高、行业带动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龙头,力争营业收入超50亿元企业达到8家以上,新培育“领跑者”企业5家以上、省级单项冠军企业5家以上。
林海国际技术交流中心有限公司顺利从北京市迁移至沙河市,市高新区完成物通易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疏解工作,宁晋县新注册1家央企三级子公司……一季度,我市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扎实做好央企引进,强龙头、延链条,全面提升落户央企质效,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实现质量、规模双提升。
“结合全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特点和需求,坚持强筋骨、壮龙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布局起势、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市工信局中小企业科科长刘会芳说,今年,我市将进一步依托龙头带动,强化技改赋能,常态化开展技改投资倍增行动,推动全市特色产业集群向上向新,迈向更高发展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