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日报
本报青岛4月5日电(记者刘艳杰 通讯员李柯)3辆满载无纺布、花岗岩等货物的TIR国际运输车辆日前在位于山东青岛胶州的上合示范区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完成报关、验收等通关环节后,启程前往10000多公里外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预计7天后货物将抵达客商手中。
TIR即《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系统是建立在联合国公约基础上的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具有通关手续便捷、运输周转速度快等优势,运输成本约是空运的四分之一,10000公里跨境运输时长可缩短到7至10天。目前,TIR运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脉络中一条高效畅达的“高速通道”。
今年以来,上合示范区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不间断发车。一季度,上合示范区发运TIR国际运输车辆80车次,总货值超5400万元,总发载量1183吨,发运量居全国首位。
据悉,自2023年9月开展TIR国际运输以来,上合示范区已开通中俄、中吉乌、中哈等4条TIR国际道路线路,初步形成了国际公路运输区域枢纽,累计发运TIR国际运输车辆372车次,总货值超2.55亿元,总发载量超4600吨,运输品类达到40类,包括食品、机械、电子设备等高附加值货物,服务进出口企业超过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