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兰州4月5日电题:甘肃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一站式做好就业服务
新华社记者白丽萍
兰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豆嘉欣最近找到了工作。她说:“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的老师连续几个月帮助我改简历、投简历,非常感谢老师专业细致的辅导。”
2024年春招以来,甘肃人社部门组织百名专业就业创业指导师走进高校,从就业观念转变、职业选择、简历诊断、面试技巧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就业创业指导。同时导师们针对高校毕业生易出现的焦虑等问题,通过具体案例讲授、对比分析研判、对话沟通交流等,帮助高校毕业生改变认知、找准定位。
就业指导只是其中一项。从2024年2月开始,甘肃人社部门在25所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设置专人专岗、专属区域,针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见习实习等常态化提供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将就业创业服务提前向校园延伸。
“不能等到大学生要毕业才谈就业帮扶,我们将就业服务前移,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主任赵斌说,“我们通过整合政府政策资源、企业岗位资源、高校育人资源,构建‘一站式’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生态圈,及时解决传统就业服务在企业需求、政策红利与高校人才培养三者间存在的‘信息差’等问题。”
今年年初,甘肃政法大学学生吴莹参加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组织的访企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企业,吴莹提前了解了企业的工作场景,熟悉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企业与毕业生之间信息不畅通、不对称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大的难题之一。”兰州市就业和人才服务局人才服务科科长梁小燕说,“我们尽可能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毕业生就业活动形式,搭建企业和毕业生之间对话的桥梁。”
谈到今年的就业工作,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李海鲜说,驿站将在校内宣传好国家“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以及地方性“兰州市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等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大学生服务基层,服务西部。
“我是吉林人,在甘肃上学的四年时间让我喜欢上了这里。驿站实实在在帮助了我。”去年毕业前夕,兰州财经大学毕业生刘艺通过学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了解到“兰州市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了该计划,随后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和她进行了深入沟通,帮助其完善简历,并为刘艺和她心仪已久的公司牵线搭桥。不久刘艺就得到该公司实习机会,半年后,她顺利留兰并成为该公司一名正式员工。
截至目前,甘肃25所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已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实习见习职业体验活动、校企互访等各项就业创业活动共计491场次,服务高校毕业生11.54万人次。
赵斌表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的建立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通过机制创新、数字赋能、生态重构,实现聚变效应。“今年我们将持续以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驿站为纽带,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发展,让更多高校毕业生在‘校门口’走稳、走实、走好就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