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2024年上市险企年报披露完毕,受资本市场提振,A股五大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均交出了一份靓丽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五家上市险企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达到3476亿元,同比大增77.72%,创下近十年来新高,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去年股票市场低位震荡后快速反弹,上市险企普遍优化了投资策略,增加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这也使得险企的投资收益回报大幅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合计总投资收益金额达到7969.2亿元,其中新华保险增幅超过300%。
“去年三季度末资本市场的大幅上涨,让上市险企在权益投资领域斩获颇丰,而今年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能否站上万亿元大关,也值得期待。”上海一家大型保险资管机构负责人屈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投资收益助推净利润翻倍
从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到建立产业投资基金;从提升险资入市比例到允许投资黄金市场,在政策的加持下,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越来越宽。
自2024年以来,支持险资“长钱长投”的政策不断出台,新“国九条”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后,证监会在次日表示,要分类施策打通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的堵点,加快完善“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
彼时,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培育壮大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丰富商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
而从各家上市险企的年报来看,投资端无疑是推升归母净利润大涨的主要原因。五大A股上市险企2024年的总投资收益同比翻倍,共计实现7969.2亿元。
具体而言,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相比2023年的1296.39亿元同比增幅接近150%;中国平安去年实现总投资收益2064.25亿元,较2023年的1238.99亿元增幅达到80%;中国太保2024年实现总投资收益1203.94亿元,相比2023年的522.37亿元增幅超过130%;中国人保去年实现总投资收益821.63亿元,同比2023年的441.15亿元增幅接近80%;新华保险2024年总投资收益793.87亿元,相比2023年的226.64亿元增幅超过三倍。五家险企总投资收益率同比均提高超2个百分点。
通过五大险企的业绩报告不难发现,投资收益的波动贡献了险企的业绩行情。中国人寿在2024年年报中称,归母净利润上涨108.9%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把握市场机会开展跨周期配置,持续推进权益投资结构优化。2024年股票市场低位震荡后快速反弹,公司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中国平安在2024年年报中则表示,归母净利润提升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及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多年来,公司持续加强对长久期债券、优质另类资产的配置,构建了一个稳固的固收底仓,同时公司保持战略定力,能够坚定地执行我们的战略配置规划,特别是着眼长远进行布局。”中国人寿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晖在此前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刘晖指出,在权益市场低迷的时候中国人寿也能够坚定地入市,较好地把握了配置的时机和节奏。多方面的因素使得中国人寿去年在各个投资收益品种上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收益,因此去年取得了比较好的综合投资收益。
中国太保则基于对宏观环境长期趋势的展望,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的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一方面,持续加强长期利率债的配置,以延展固定收益资产久期;另一方面,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以及未上市股权等另类投资的配置,以提高长期投资回报;同时,持续管控信用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积极防范信用风险。
从投资集中度来看,中国太保投资持仓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金融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行业。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品种相对分散,固定收益资产投资相关的偿债主体综合实力普遍较强,除政府债外,主要交易对手包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
中国平安的投资策略是把握住固定收益投资、权益投资和另类投资的投资机会。具体来看:固定收益投资方面,积极应对利率下行风险,主动逢高配置利率债,并提高交易型固收的配置以增厚收益;权益投资方面,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加大价值型和科技成长型的配置,以追求长期超越市场的稳健投资收益;另类投资领域,积极增加优质另类资产布局,多元化拓展资产来源和收益来源。
新华保险则是坚持“做长、做深、做宽”的策略,资产管理业务遵循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基本理念,在资产配置层面以久期长、现金流稳定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为压舱石,满足资产负债匹配要求,同时辅以均衡的权益类资产配置,以提高长期投资回报。
下一步投资动向
从八千亿元到一万亿元,今年A股上市险企能否实现增加2000亿元总投资收益的“小目标”,颇受市场关注。
就在今年1月,证监会、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六部委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要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这也被业内看作是险资在权益类资产方面的新机会。
“实施方案对于下一步保险公司开展权益投资配置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保险资金的投资时间跨度长,连续性、稳定性强,与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天然匹配,发挥好保险资金的长期优势,对于增强我们在低利率环境的收益韧性,助力保险资金长期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人寿将根据监管规定,结合资产负债匹配的情况综合考虑偿付能力、各个账户的风险偏好等等,统筹做好测算工作和投资安排。”刘晖在业绩发布会上称。
展望2025年,刘晖表示,中国人寿对于今年权益市场保持相对乐观,预计中国人寿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将适度提升。在投资策略方面,中国人寿也将坚持均衡稳健的权益结构和分散多元的投资策略。具体策略和操作方向上,中国人寿会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大对于新经济、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投资力度,同时继续稳健配置高股息、低波红利等资产,注重把握好配置的时机和节奏来持续提升权益的稳健性和长期回报水平。
中国平安高管郭晓涛则在3月20日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长期坚持稳健的投资风格,保险资金要做到包括投资回报匹配、时间匹配、周期匹配、产品匹配、监管政策匹配五大原则,未来会坚持稳健的穿越周期、价值投资的策略,积极响应险资入市的政策。
在3月27日的中国太保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保副总裁、首席投资官、财务负责人苏罡预计,2025年股票市场总体上将表现为结构性行情。长期来看随着资本边际回报率变化,以及整个社会储蓄投资结构调整,预计利率中枢会稳步持续下行。公司投资持仓主要集中在金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公司持续加强长期利率债的配置,并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以及未上市股权等另类投资的配置。
“中国太保除坚持传统的股息价值投资策略外,还会增加成长性方向的配置。今年以来,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看到了一些很好的方向。总体来看,2025年在传统投入之外,也会增加一些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的投入。”太保资产总经理余荣权受访时表示。
中国人保则表示将平衡好收益的稳定性与成长性,持续优化权益资产持仓结构,稳步提升高股息OCI类权益占比。“合意的OCI权益占比是一个动态的、相机抉择的管理目标。中国人保将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审慎投资理念,在资产负债匹配的大框架下,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业务发展,结合权益市场预期收益及结构性风格等因素,稳步提升OCI权益资产占比,更好实现长期业绩增长和短期报表稳定的平衡。”中国人保管理层称。
新华保险也表示,将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先进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构建与战略资产配置相匹配的新型投资团队和投资管理模式。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保险投资端可能“先易后难”,上市险企净投资收益率绝对水平已开始分化,未来分化或进一步加剧。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显示,在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资产负债联动反映得更加充分,资产负债会计匹配程度不同导致各家净资产趋势也出现分化。未来应通过发行更低成本新业务摊薄整体负债成本、增配长债以及探索境外资产配置等途径,保持净投资收益率韧性,化解长期利率风险。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