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为何音乐剧如此有魅力?

  ▌刘慧

  备受瞩目的法国经典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即将于今夏再度来京演出。作为法国音乐剧的集大成者,《巴黎圣母院》就如同给神秘的法国哥特式教堂打开了玫瑰窗,让人们得以窥见法国音乐剧的魅力,体验经典名著余音萦绕的双重震撼。但是,音乐剧并非像话剧一般有大量的台词来塑造人物,贯穿剧情,人们需要通过音乐,通过更为直观的感受来理解其内容,这无疑给音乐剧的观看增加了门槛,将一知半解的观众拒之门外。

  近些年,音乐剧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年轻观众,也有越来越多的经典的音乐剧来北京演出。那么作为一名喜爱音乐剧的观众,我们除了欣赏舞台表演,背后还有哪些知识和故事需要了解呢?

  资深舞台策划费元洪以一本《一听就懂的音乐剧》来打破壁垒,让所有人都能感受体验音乐剧的魅力。这是一本介绍世界经典音乐剧的指南,涵盖了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多个音乐剧原创大国的代表作,其中既有长演不衰的音乐剧经典如《剧院魅影》,也有近年来引领潮流的新作如《摇滚莫扎特》,还有百老汇的经典作品如《妈妈咪呀》《猫》《狮子王》等,书中详细拆解了36部来自主要音乐剧大国的代表剧目及其背后的故事。费元洪用专业的解读、通俗易懂的语言带读者一起走进音乐剧的世界。

  费元洪有二十余年的音乐剧从业经验,引进运营《巴黎圣母院》《伊丽莎白》《莫扎特》《剧院魅影》等几十部世界经典音乐剧来华;参与策划制作《粉丝来信》《我的遗愿清单》《也许美好结局》《基督山伯爵》等音乐剧中文版;他还发起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培育大量国内本土音乐剧新人新作,为中国原创音乐剧注入年轻力量。

  对于法国音乐剧费元洪也有自己的看法,与大众将法国作为艺术的代表不同。费元洪认为法国音乐剧其实受到商业的影响更重,法国音乐剧受到轻歌剧的影响,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氛围。法国并不喜欢英美的音乐剧模式,而是努力地寻找自己的路线,这让法国音乐剧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或者套路,甚至产业也不太明晰。作者总结,法国音乐剧好作品随机而生,好歌先行场地并不固定,没有稳定的受众群,比较依赖于市场热度。

  《巴黎圣母院》这部经典音乐剧,曾四次来到中国,除了第一次遇冷,之后几次都是随着人们对于艺术文化的认识逐渐加深,开始被国人接受。等到去年第四次来华时,提前9个月18场表演就已全部售罄,这也奠定了《巴黎圣母院》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法国音乐剧的颠覆性体现在声音的革命上。重音乐轻戏剧的特点让《巴黎圣母院》全剧共有53首独立创作的单曲,这些单曲按照流行音乐的写法,组合成了这部音乐剧的核心,将叙事完全交付给旋律的衔接与流动。舞台上4.5米高的模块化石墙构筑起象征性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可开合的拼板既能瞬间化作囚笼铁栏,又能组合成俯瞰巴黎的钟楼。而当卡西莫多敲击巨钟时,三位特技演员化身钟摆撞击铜钟,重金属打击乐与人体力学的完美结合,让观众感受到声波穿透胸腔的物理震撼。古典与现代在这一刻完美融合。

  就如同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一般,法国人在守护着传统的同时也在以最尖端的流行文化与其碰撞,他们从来不固守成规,而是想着在现代的脚步中踏出古典的节奏。从音乐剧的点滴细节我们走入异国文化塑造的氛围中,再从解构重构中,重新找到人们探究新潮流的途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为何音乐剧如此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