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无症状确诊癌症!女子慌了:2年多前一个小结节,怎么成了癌?

当“肺结节4b类,可疑恶性”的胸部CT报告摆在眼前时,62岁的王女士(化名)半天没回过神来:“两年多前我只是查出了肺部慢性炎症,怎么一下子就变成高危了?”近日,她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胸部肿瘤中心接受了切除手术,术后活检显示为微浸润肺腺癌(属于早期)。对于这一结果,她和家人觉得既庆幸又后怕。

“门诊几乎每个月都能遇到一两例,有些发现得晚了,非常可惜。”宁波市第二医院胸部肿瘤中心医生希望借王女士的例子提醒市民,有一些特殊的肿瘤在CT影像学图像上表现得很像炎症,建议定期复查,找专科医生仔细辨别,明确病理诊断,以免耽误病情。

一次体检查出“可疑”肺结节

医生一眼看出“来者不善”

王女士是一位退休教师,几年前从教师岗位退下来后,她很快找到了生活的松弛感:平时养养花、跳跳舞,时不时约上几个朋友喝咖啡、聚会、长途旅行。这些年来,她的身体一直不错。唯独有一次,也就是两年前,她在当地医院的一次体检中查出过右肺上叶结节,考虑为炎症病灶,建议定期随访。因为平时没有咳嗽、胸闷等症状,她以为炎症会慢慢消退,就把“随访”抛到脑后。

年前,她趁着有空,特意来到市区,在宁波市第二医院做了一次胸部CT。没想到,胸部CT报告显示“右肺有多发磨玻璃结节影,较大者大小约11mm×9mm”。她有点慌了,赶紧到该院呼吸科就诊。她的影像资料引起了呼吸科医生的警觉:从影像上看,王女士的结节乍一看很像炎症,但实际上病灶周围种种细节显示,这块“磨玻璃”似乎有点来者不善。

医生经过仔细比对分析后建议:通过胸腔镜手术摘除肺结节,再做病理活检。

医生工作中

确诊早期肺癌

2年多前曾释放预警信号

当天的微创手术仅持续了一个小时便顺利切除了病灶,整场手术下来,几乎没有出血量,创伤也非常小。

和医生术前猜想的一样,病理活检结果是微浸润腺癌。微浸润腺癌属于早期肺腺癌,完整切除即治愈。好在早发现早治疗,手术做得干净利落,王女士顺利从癌魔的手掌中逃脱。

庆幸的同时,王女士和家人都有点不解:“2年多前一个小小的结节,平时一点症状都没有,怎么现在就成了癌?”

医生解释,有一部分肺结节很“狡猾”,虽然属于恶性肿瘤,但在CT影像学图像上表现得很像炎症,这就非常考验专科医生的临床经验和阅片的能力。对于恶性肿瘤他举了个形象的例子,“我们可以把它比作‘罪犯’,小时候它没有作恶能力,到了青少年时期,它也没什么杀伤力,但一旦它到了第三阶段,成熟了以后就会作恶多端,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门诊几乎每个月都会碰到一两例

医生:建议找专业科室定期随访

“我们每个月都会在门诊遇到这样的病例,有些发现得晚,比较可惜。王女士是幸运的,及时发现病灶并完整切除了。”医生提醒广大市民,体检等检查中发现肺结节病灶要引起足够重视。如果是炎症的话,一般来说是会随着时间慢慢缩小的,但肿瘤不一样,它不会慢慢缩小只会逐渐长大。因此,随访尤其重要。

医生说,精准判断肺结节良恶性是肺癌早期诊治的关键,CT扫描评估是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建议广大市民找专科医生仔细辨别,明确病理诊断,以免耽误病情。对于无法定性的结节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了解结节变化,从而判断结节性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无症状确诊癌症!女子慌了:2年多前一个小结节,怎么成了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