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党建引领“一根针”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党建引领“一根针”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微网实格做好基层“身边事”

云锦城市花园小区位于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4栋楼中有9家商铺,4家经营餐饮。由于开发时间较早,商铺未规划设立专用烟道,不少住户反映“油烟扰民”。“解决这个难题,社区‘微网实格’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吉福社区党委书记李含荣说。

记者了解到,吉福社区的“微网实格”有着三级组织体系——包括1个社区大网格、11个小区(院落)网格、102个楼栋(单元)微网格,分别对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

在这样的架构下,以网格员和微网格员为主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入户调查、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等形式收集了12条群众意见,在此基础上综合研判,最终确定将小区外墙铺设管道改为商铺内部铺设,并加装环保高效净味箱,“油烟扰民”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吉福社区,是成都数以万计社区中的一个缩影。2022年起,成都创新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机制,精细划格、定岗定责、层层联动,将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到最小单元。

据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持续优化网格设置,推动综治、城管、民生等各类网格‘多格合一’,探索按照30—50户规模细化设置微网格11.9万余个。持续建强网格队伍,组建网格党组织(党小组)5.6万个,发动党员、楼栋长、志愿者、热心业主等居民骨干担任网格员、微网格员,推动综治、城管、信访、应急等行政力量下沉网格,健全网格事件响应处置工作闭环。同时,建立‘网格呼叫、街镇处置、部门报到’机制,网格平时发挥联系、宣传、服务群众功能,应急状态下确保区级指令最快5分钟到户、3小时内基本完成全民组织动员。”

在创新机制促进基层共治的同时,成都也通过智慧力量提升基层治理的效率,深化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双向赋能,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从去年开始,成都持续推动“报表通”在全市范围内拓展扩面,统一功能架构、数据载体、数据标准,同时打通数据横向纵向交互通道,解决“数据壁垒”“数据烟囱”等问题,避免同类报表多部门多行业重复填报,进一步为基层减负赋能。

“减存量”“控增量”是关键。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会工作、政法、机构编制等部门对拟下发报表开展准入审核,下发报表全部纳入‘报表通’流转。同时,相关部门对照负面清单,清理‘两超’(超过职责范围、能力范围)类报表,优化整合‘汇总’‘台账’类报表,规范‘留痕’类报表。”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成都青羊区西二路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穿过拱门与连廊,便进入了热闹的苏坡街道清源社区。喝茶、喝咖啡、看戏、听曲、学蜀绣、欣赏长嘴壶茶艺表演……这些功能,都能在社区公共空间实现。

“这里以前是居民文化活动广场,使用并不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我们决定盘活这片空间,搭建舞台、铺装地面。在相关部门统筹协调下,社区陆续引入社会投资,经营茶馆、咖啡馆等公共空间,将部分盈利投入社区建设,形成良性循环。”清源社区党委书记汤继刚介绍。

据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实施党群服务阵地‘亲民化’改造,打造‘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党组织活动阵地和社区服务空间。目前全市建设党群服务综合体243个,亲民化改造党群服务中心3046个,统筹设置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5237个。”

“在成都就是巴适!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172项政务通办的政务服务。”青羊区草市街道八宝街社区居民李女士这样说。近年来,成都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将群众经常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下沉便民服务中心(站),街道(镇)平均办理政务服务216项,社区(村)平均代办政务服务72项。

“成都还推行便民服务内容‘清单化’供给。”该负责人谈道,制定社区服务载体功能设置导则,吸引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专业化服务企业等多元主体承接社区服务,形成涵盖100余项服务的社区服务供给链,并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募集社会资金,通过项目创投等方式培育孵化社区社会企业,吸纳困难群体就业3000余人,经营收益全部反哺社区公益事业。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世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党建引领“一根针”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