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志说南宁| 明朝的南宁(一)行政区划

转自:南宁发布

明朝是南宁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朝统治者在今南宁境内设立各级地方行政机构,建立卫所、巡检司、营堡等军事机构,加强对南宁的政治管理和军事控制。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明代南宁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明朝设立了广西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别执掌广西的民政、司法监察和军事,合称“三司”。广西布政使司下辖桂林、柳州、梧州、平乐、浔州、南宁、庆远、太平、思恩、思明、镇安等11个府和田州等8个直隶州。今南宁市所辖区域在明朝主要归南宁府、柳州府、思恩府管辖,其中今南宁市区、隆安县、横州市属南宁府,宾阳县、上林县属柳州府,武鸣区原属南宁府,万历以后改属思恩府,马山县也属于思恩府管辖。

洪武元年(1368),改南宁路为南宁府,辖宣化、武缘二县,其中宣化县为南宁府附郭。思恩府府治原在寨城(今百色市平果东北旧城乡),正统七年(1442)迁至乔利(今马山县乔利乡)。嘉靖七年(1528),王守仁上疏朝廷,提出在设立思恩流官府的同时,将其所辖各城头分设9个土巡检司。其中,白山、那马、定罗、兴隆、古零等5个土巡检司在今马山县境内。王守仁提出改筑思恩府城于荒田,思恩府于是迁治荒田即今武鸣区府城镇。思恩府的迁治,不仅便于中央政府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和统治,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万历五年(1577)十月,两广总督凌云翼、广西巡抚吴文华合上《酌议条陈事宜疏》,提议将南宁府武缘县改属思恩府,其9个土巡检司照旧并属该府管辖。朝廷予以了批准。

隆庆六年(1572)二月,朝议设新宁州。经过析置新宁州和隆安县,宣化县辖境较明代前期大为缩减,奠定了清朝宣化县以及民国时期邕宁县的地域基础。

马山县永州感干山明朝思恩州土官知州岑瑛书“镇安”石刻拓片与明朝那马土巡检司黄如金题狮子岩诗     (黎文宗 供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志说南宁| 明朝的南宁(一)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