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日报
4月初,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的乌恰县正式停暖,新疆南疆县市长达5个月的供暖季由此全部收官。在此期间,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累计向南疆42个县市、46个农牧团场供气超3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创历史新高。
作为我国超深层天然气生产基地,塔里木油田除向西气东输下游15个省区市工业企业和居民供气外,还承担向南疆五地州居民供气任务。
迪那采油气管理区牙哈处理站员工在检查设备运行。陈士兵摄塔里木油田立足柯克亚、牙哈“双子星”储气库,构建”调峰“双保险”。其中,柯克亚储气库累计采气1.7亿立方米,同比增加近1亿立方米;牙哈储气库顺利完成第一个注采周期任务,日最大采气量达232万立方米。
塔里木油田采取“一井一策”措施,将产量落实到每口井,实现日均产气量超计划水平运行。提前16天完成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克英线投产,实现主力气源与南疆供气管网互联互通。
余晖下的博孜天然气处理站。陈士兵摄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事业部依托创新工作室、技术论坛、揭榜挂帅等平台,整合智能巡检、智能监测、视频监控等系统,重点解决了小口径管道及液化气管道内检测等技术难题,为冬季保供铺设了智能化“高速路”。
“首次采用内穿插、氮气保护等新技术,全力保障油气管网长周期安全运行。”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事业部总工程师兼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张朋岗告诉记者,组织技术骨干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城镇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护航冬季保供。
在这个供暖季,塔里木油田加强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无人机巡线、机器人巡检、实时在线监测与风险评价等技术优势,加强日常巡护,确保环塔管网安全运行。同时,全力构建全覆盖应急保障体系,保障了安全稳定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