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见·闻】绿色风帆起 新科技潮涌动——来自2025年新加坡国际海事周的一线观察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新加坡4月4日电(记者刘春涛)在2025年新加坡国际海事周(Singapore Maritime Week 2025,简称SMW 2025)现场,巨大的“#SMW2025”立体标志在新达城会展中心入口闪耀醒目,不少观众纷纷驻足合影。中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简称CCS)展台前人头攒动,“CCS–韦立国际–SDARI航运技术联合创新工作室”的揭幕仪式刚刚结束,红布掀开瞬间掌声响起,代表着又一项中资技术合作在国际舞台亮相。

在新加坡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的展位前,智能制造系统的演示屏正播放“节省25%人力”的自动化造船流程;而在挪威国家展区,身着粉色西装的Ecosubsea团队热情介绍其零排放船体清洁技术,为“绿色船舶”注入更多灵感。

展会规模创纪录 中国船级社携绿色方案亮相

本届SMW 2025于3月25日正式开幕,会场设于新加坡新达城会展中心。根据主办方新加坡海事与港务管理局(Maritime and Port Authority of Singapore,简称MPA)发布的数据,今年展会汇聚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企业,专业观众超过2万人,涵盖航运、造船、设备制造、信息技术、监管机构与投融资代表。

展会期间,CCS展台人气爆棚。新加坡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MPA代表,以及多国海事监管机构、知名航运公司、船厂与技术公司代表陆续到访展台,与CCS团队深入交流。

三方航运技术联合创新工作室揭牌 绿色技术船型集中发布

CCS副总裁赵晏率团参展,携多项最新技术成果亮相,成为展会重要焦点之一。

3月25日上午,CCS联合韦立国际集团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hanghai Merchant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SDARI)共同揭幕“韦立–CCS–SDARI航运技术联合创新工作室”, 旨在解决行业中最紧迫的挑战,推动脱碳实践、确保安全运营,并充分利用数字化与智能技术,聚焦替代燃料应用、先进节能设备以及优化船舶设计,致力于开发能够革新航运业运营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解决方案。

除创新工作室揭牌外,CCS还同步发布多款面向未来的绿色技术船型和船用系统。这些新成果包括:甲醇燃料推进船、氢燃料船、液化天然气燃料加注船、锂电池动力船、生物柴油与氢/柴油双燃料推进系统,以及配套的智能监控系统。展位还特别展出了中远海运的LNG动力船和绿色集装箱船的高精度模型。据介绍,上述技术已进入实船研发与认证阶段,未来有望推广至全球主要航线。

本次海事周期间,CCS还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无人水下检测机器人、遥控操控终端与可视化评估系统,这些新型技术在助力远程船舶检验、替代人工潜水员开展船体结构检测、提高安全性与效率方面起到了至关作用。

网络安全纳入强制标准 船东需尽快应对

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简称IMO)网络安全要求正式落地,自2024年7月起,所有适用于《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afety of Life at Sea,简称SOLAS)的新建船舶须通过网络安全系统审批。

展会主论坛上,业内人士指出,网络安全已不再是“加分项”,而是船舶设计与运维中必须考虑的“基本项”。

信息安全企业Fortinet展示了涵盖IT(信息技术)与OT(运营技术)一体化的防护方案,包括下一代防火墙(NGFW)、安全广域网(SD-WAN)、工业协议识别与隔离、远程/本地日志分析与安全运营中心(SOC)部署。其架构适用于船岸一体的远程运维与管理平台。

本地与国际展团百花齐放 聚焦绿色与智能化

本地方面,由新加坡海洋与海上能源工业协会(Association of Singapore Marine and Offshore Energy Industries,简称ASMI)组织的联合展团汇集了IMC Shipping等重点企业,集中展示新加坡在数字港口、绿色动力系统、造船维保等方面的最新布局。

新科工程公司(ST Engineering)展出第五代巡逻艇、消防无人船等装备模型,展示其在船体制造自动化、培训仿真平台等方向的解决方案。

挪威国家馆展示生态环保清洁设备、法国船级社(Bureau Veritas)聚焦海上风电项目认证,日本伊藤忠商事则围绕氨燃料、绿色供应链建设展示其多项“绿色燃料定价机制”研究成果。

展会观察:绿色转型下的“合作窗口”

从本届展会现场可以观察到,绿色转型和数字安全已经成为全球航运界的共识,而“规则+技术+平台”的组合正在成为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关键路径。

“从技术展示到国际标准参与,再到产业生态共建,类似联合工作室的形式正成为中外企业深度合作的新尝试。”一位参展单位负责人表示。

随着东南亚日益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中资企业在此不仅展示形象,更在深度参与新技术推广、新制度讨论与区域市场重塑。CCS等中国机构在本届海事周的全面亮相,正是这一趋势的一个缩影。

编辑:胡晨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见·闻】绿色风帆起 新科技潮涌动——来自2025年新加坡国际海事周的一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