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预测出高速公路堵点后,工作人员一键启动无人机到堵点巡逻精准喊话,“路警企”协同联动。清明节前夕,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计算中心打造的“路网先知”智慧交通大模型全面启用,通过“预测—调度—处置”全链路数字化管理,为公众打造智慧出行新体验。
广西交投集团运营指挥中心现场。记者 郭燕群 实习生 何泽昊 摄4月3日下午4时许,南宁东收费站,清明节假期前出城的车辆川流不息。在广西交投集团监控应急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高速公路的运行数据,“路网先知”大模型正在对即将到来的清明假期车流进行精准预测。广西交投集团计算中心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圆介绍,“路网先知”系统依托海量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流,可提前30分钟预测南宁、崇左等重点区域的车流高峰及拥堵路段,预测准确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随着南宁运营公司应急调度管理员刘姗轻点鼠标,大屏幕上立即显示高速公路路段的实时流量及预测流量。过去每逢节假日,工作人员像救火队员一样在高速公路四处奔波,现在大模型会提前标红“堵点”,只需按图索骥调度资源。“如果出现交通事故诱发拥堵,也可通过e指挥平台进行应急指挥调度,应急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联动处置。”刘姗表示,目前广西交投e指挥平台已动态接入交投集团运营的5700多公里高速公路监控数据,可实时识别事故、违停等10余类异常事件。
广西交投集团运营指挥中心现场。记者 郭燕群 实习生 何泽昊 摄与传统人力巡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次清明保障还启用了“空天地”协同治堵。不但在南宁东、长塘收费站等关键区域部署了无人机机场;还在崇左、钦州等易堵路段,部署的车载无人机,可实现全域巡查覆盖。无人机搭载的定向扩音系统可对占道、拥堵等车流现场进行精准喊话。
部署在长塘收费站的无人机听到指令后起飞。记者 郭燕群 实习生 何泽昊 摄据了解,这次清明假期的系统运行数据,将为后续“五一”假期等重大节点的出行保障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