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在香港被称作的士,红色的士也是香港的标志之一。
实际上,除了红色之外,香港的士实际还有绿色与蓝色。每种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运营区域。红色之所以被人们记住成为一种象征是因为它的数量最多,还不限制行驶范围;而绿色和蓝色只在规定区域内行驶。
从头追溯的话,香港的士服务始于1920年代,由于最初并未对车身的颜色和车型作出明确的规定,很长一段时间香港街头的的士外观可谓五花八门。香港的士现在使用的车型绝大多数是丰田皇冠Comfort,听闻里程数最高的Comfort已行驶300万公里,等于绕地球75圈。只消在香港街头驻足观察一阵就会发现,除了丰田之外,日产和福特作的士的也不少。
然而,从这个月开始,香港的士将不再只有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士里也不乏国产车的身影。这与香港政府筹谋已久推出的的士车队制度有关,已有五支车队获得政府批准将在未来三个月陆续投入服务。
这五支车队分别是JOIE乐行、星群的士、大黄蜂、Big Boss Taxi以及Amigo。其中,JOIE乐行提供三款的士包括MAXUS MIFA7电动6座的士、丰田Noah无障碍的士及丰田Comfort混动的士;大黄蜂爱心车队选择将车身漆成了黄红渐变色;Big Boss Taxi顾名思义,提供老板感的士,车队的豪华车型包括30辆来自广汽传祺的旗舰车E9;Amigo则是以电动车为主的车队。
据悉,这五个车队提供的的士数量在3500台,虽说只占到全港的士数量的六分之一多,但的士车队却是香港的士业改革的重要一步,兴许能借此机会重塑香港的士行业的面貌。香港的士行业长久以来就被诟病态度差、挑客等等问题,若是再算上死板的支付方式,凡此种种足以打消人们坐的士的念头。为确保服务质量,港府要求所有车队都需要提供网约服务、客服服务热线以及不同电子通讯渠道。所有车队的士均提供多项电子支付方式,的士车队的车可通过各自推出的app预约,整体流程与Uber无异。
不过,香港本地也有些声音质疑的士车队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说到底重振香港的士服务的核心在于是否能真正改善的士司机的待遇。据纽约时报中文网报道,“(香港的士司机们)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地开每月才能挣2万港币。……乘坐香港标志性的四门丰田皇冠舒适型的士,你很可能会遇到一名60岁左右男司机……他们在一个收入不断减少的行业勉强维持生计,没有时间浪费在社会礼节上……”
“据港府统计,香港有超过20万人持有的士驾驶牌照,平均年龄高达58岁,其中大约一半已60出头。许多司机没有足够的钱退休。他们需要每小时挣110港元才能支付了汽油费和的士租金后达到收支平衡。对他们来说,到手的现金比等上几天才能拿到的电子支付好。”当然,大环境的不景气、香港旅游业的衰落、Uber之类网约车平台的冲击也导致了香港的士业越来越难赚钱,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印象中,我不曾有过任何不愉快的香港的士经历。上一次坐港的还是两年前,在尖沙咀K11看完麦克唐纳的《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走出影院已是凌晨时分,在得知赶不上地铁的最后一班车后,便决定在商场门口排队等的士回酒店。赶来接客的的士,没有一辆不是白顶红车身,并且十有八九等着你的是一辆丰田皇冠Comfort。坐一次就知道,司机大叔丝滑的车技堪比热刀切黄油,如此飞驰在深夜的香港,身体自然而然就放松了下来,各种电影情节像走马灯一样闪过脑海。
而那时的我丝毫没有意识到,总是给人带来电影想象的香港的士,其实很艰难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