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是美国的窃密网攻击网#】#美国再度坐实了黑客帝国的名头# 4月3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报告显示,自2025年1月26日至2月14日期间,亚冬会赛事信息系统遭到来自境外的网络攻击270167次。在被识别出的攻击中,来自美国的次数为170864次,占比高达63.24%。#哈尔滨亚冬会遭17万次来自美国网攻# 亚冬会是亚洲地区一项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这样一个大众竞技舞台、文明交流桥梁,竟也成为网络黑客,特别是美国黑客攻击的目标,如此行径,再度坐实了其“黑客帝国”的名头。多年来,美国在网络空间肆无忌惮,满世界窃密、监控和攻击。从“维基解密”到“斯诺登事件”,从“方程式组织”到“梯队系统”,花样迭出、不断翻新。无论是盟友、伙伴还是本国民众,均不能幸免。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不遗余力推动网络工具“武器化”“军事化”。“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就透露,美国开发的网络武器多达2000种,堪称世界头号网络武器大国。凭借这些防不胜防的网络武器,美国意欲使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变成自身的监控网、窃密网和攻击网。作为互联网发源地之一,美国在网络技术和科技人才方面优势巨大。然而这些本该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良器”,如今却沦为侵入他国网络、操控他国舆情、践踏网络秩序的工具,严重威胁全球安全和发展。比如,美国国家安全局网络武器“永恒之蓝”,曾导致全球航运、制造业、食品、支付等重要供应链多次停摆,引发世界公愤。更讽刺的是,在操弄网络为恶的同时,美国又热衷贼喊捉贼,并拉帮结派霸凌他人。他国加强网络防范,美国就污蔑其“破坏网络空间秩序”;他国专心研发网络技术,美国就纠集盟友抹黑栽赃;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美国还以所谓数据安全为由猛烈打压他国企业,甚至入侵、分化、压制各国网络安全厂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可谓丑态毕露。网络空间是全球公器,不是美国的自留地、殖民地。捍卫全球网络安全,越来越成为世界共识。面对“黑客帝国”,我们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网络安全能力和网络威慑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当进一步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实现对网络霸权的有效对冲与制衡。一个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治理秩序,是全世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北京晚报 评论员 田闻之 视频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