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聚焦全链条各环节,山东严密防控固危废环境风险

转自:中国环境网

走进山东英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各类机械臂正在有序地忙碌着。在这里,生产柠檬酸的副产品——石膏,变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建材,实现100%资源化利用。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石膏相比,具有纯度高、白度好的优势。

在寿光市纪都现代农业共富园区,“鱼菜共生”种养新模式不仅能有效节水节肥、减少病虫害,还能提高鱼菜品质,做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零排放。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固废减量化和再利用为目标,在喷涂工序开展水性漆替代,减少含漆废渣和废水的排放,升级污泥板框压滤机,降低污泥含水率,最大限度减少固废的末端排放。



从工业副产品的100%资源化利用到“鱼菜共生”废弃物零排放,再到喷涂工序挥发性有机物清洁原料替代……参加2025年山东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的代表们一路走、一路看,潍坊市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的做法,让大家颇为赞叹。



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范立俍在会上强调,全面加强固体废物和化学品污染治理,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深刻把握进一步做好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大原则和科学方法,着力推动创新举措精准落地见效,以更高标准打好固体废物与化学品领域各项标志性战役,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链条防范风险隐患,多维度加强危险废物监管

山东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作为美丽山东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多次就危险废物监管、“无废城市”建设、新污染物治理等工作专门作出批示。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党支部书记、处长李洁介绍,山东省坚决遏制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聚焦“产、贮、运、处”全链条各环节,全面排查隐患,以过硬的作风、务实的举措,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省危险废物环境安全形势连续五年总体稳定,经验做法得到生态环境部肯定,连续五年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山东省创新监管举措,动态更新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监管清单,全省3223家单位纳入重点管理。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2024年帮扶1.9万余家企业规范2万余个管理问题,推动危险废物管理由规范化向精细化转变。

围绕精细化监管,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每年选择1—2个领域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排查整治,先后开展汽车维修和拆解、废弃危化品等专项检查,通过不同领域规范化水平的提高,带动全市危废管理水平提升。

山东省不断加强重金属、尾矿库监管,推进重金属污染减排,累计实施减排工程48个,重金属污染物削减3333.53千克,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较2020年底削减4%,提前完成2025年目标任务。持续开展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全覆盖排查全省593家涉重金属企业、32座涉重金属矿区。规范尾矿库管理,组织各市完成对全省尾矿库的环境污染隐患自排查,对全省124座尾矿库实行分类分级清单化管理。

持续开展“清废行动”,通过卫星遥感、信访举报等手段,形成问题点位清单交办各市排查。规范废弃设备及消费品环境监管,出台《山东省规范废弃设备及消费品回收利用处理环境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废电器、废蓄电池等六类废弃设备及消费品环境管理要求。建立正规拆解处理、非法拆解重点区域“两张清单”,全面排查正规拆解处理企业环境风险,严打违规拆解行为。

聚合力建设“无废城市”,建机制治理新污染物

山东省固废和危化品污防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李健介绍,2024年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新污染物治理两条主线工作成效明显,完成了“无废城市”建设79项年度重点任务和淘汰类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机制试点,形成淘汰类新污染物全链条治理管理机制。



山东省落实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进展评价办法(试行)》,配套制定省级评价方案,并分解任务至省有关部门、单位,形成省、市工作合力。组建省级专家库,帮扶指导各市建设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打造特色亮点,制定10类“无废细胞”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培育37类3261个“无废细胞”,其中,849个列为省级“无废细胞”,2个纳入国家典型案例,引领带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提质增效。

在“无废细胞”创建方面,青岛市制定全省首个“无废细胞”管理规程,率先出台16 类市级“无废细胞”建设指南和标准,组建市级“无废城市”建设专家团队,协同教育、文旅等部门出台建设保障措施,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创建“无废细胞”864个。



山东省积极推进智慧管理,建成并启用“无废城市”信息平台,设置“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控、固废管理、风险预警、交易撮合四大模块,实现固体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危险废物即产生、即包装、即称重、即打码、即入库的“五即”规范化管理。

为加强智慧管理,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把“淄博市危险废物智能监管平台”与“无废山东”智慧管理平台实现有效衔接,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运输、处置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和信息化追溯,为“五即”规范化建设和运转奠定坚实基础。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利用视频监控、GPS定位等技术加强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等全链条智慧监管,要求全市250余家重点监管单位全部安装视频监控,将639辆危化品及危险废物运输车GPS 信息接入平台,让重点企业、重点场所“晒在阳光下”。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制作“无废山东”平台操作说明,涵盖注册、申报等重要环节,客服式指导企业使用平台,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山东省扎实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建立部门横向联动、省市县三级纵向贯通的淘汰类新污染物全链条治理工作机制,积极谋划新污染物治理项目,共向国家申报26个重点项目。组建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省级新污染物专家库,召开专门培训和联合执法行动。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广饶县分局组织专业团队对县域内石化、化工、医药等重点行业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一企一档”基础资料库,全面掌握企业新化学物质使用相关信息。

提效能推动综合治理,强素质创建模范机关

会议指出,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收官、谋划“十五五”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以更高标准打好固废与化学品领域标志性战役、产出标志性成果的关键之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创新开展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严密防控“一废一库一重”环境风险,不断提升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治理效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推动制定省级固废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和“十五五”工业固废污染防治规划;规范源头管理,推进工业固废规范化环境管理,开展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对2024年“无废城市”建设进展进行省级评估,推动提升固体废物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抓好涉固体废物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确保达到序时进度要求。

会议强调,要深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密防控风险;严控危废填埋处置量,确保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持续完善“无废山东”管理平台,加快推进产废单位“五即”规范化建设;“控新增、优存量”,全面优化利用处置能力。

系统推进新污染物治理,深入开展加密监测及风险评估,制定省级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补充清单;推进治理试点,印发省级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作方案;持续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履约工作。紧抓重金属、尾矿库环境监管,严格重金属环境准入,有序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整治;严格落实尾矿库分类分级监管制度,开展新一轮汛前尾矿库污染隐患排查治理。

会议提出,要抓好队伍建设,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持续加强业务学习,及时、适时展现山东固体废物和化学品改革创新等工作实效。建设清廉机关,自觉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从严带队伍,从严抓作风、从严抓管理,守好廉洁自律底线,防范廉政风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聚焦全链条各环节,山东严密防控固危废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