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促进氢能行业公平竞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 两会声音

本报记者  李未来  两会报道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我国支撑氢能的资源也很丰富,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资源,可以为氢气制备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上来看,我国氢能发展都引领世界潮流,但仍然面临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到位、公平竞争环境有待优化的问题。

2025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对于氢能发展提出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等方面的建议。另外姚锦龙还针对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一些建议。

氢能发展日益壮大

随着全球对碳中和和清洁能源需求的提升,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载体,日益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点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2023年,全国氢气产量为3686.2万吨,同比增长4.5%。我国同时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水资源,可以为氢气制备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为加快氢能产业发展,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氢能产业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应用的快速进步。尤其2024年从国家到地方的氢能相关政策、体系密集出台,如《能源法》正式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明确国家积极有序推进制氢、加氢站、储运氢的报批和建设,推动氢能应用加速落地。山东鼓励氢能车辆开展跨区运营,对氢能车辆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吉林省籍氢能车辆,在吉林省各高速公路收费站间点对点免费通行;河南省收费公路的氢能货车免收通行费。海南、内蒙古、新疆、四川等多地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绿氢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站。

我国现已基本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制氢、储运、加注和应用的氢能产业链,涵盖了从上游的制氢环节到下游的应用环节。数据显示,2024年底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3万辆,加氢站数量超过400座,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在氢能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到位、公平竞争环境有待优化的问题。一方面,我国氢能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政策差异较大,导致市场分割现象较为严重。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对本地企业设置隐性保护措施,限制外地企业参与本地项目投标,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的公平竞争。

打破地域壁垒

对此,姚锦龙提出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几个方面的建议。

“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实施,清理和废除各地行业政策中对氢能企业的不合理准入条件设置,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姚锦龙表示,对于清单之外的领域,允许各类企业依法平等进入,不得对外地企业设置歧视性准入门槛或通过其他条件进行变相限制。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建立氢能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减少企业的审批时间和成本。加强对审批事项的全过程监督,防止人为干预和不公平审批现象的发生。

从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角度出发,姚锦龙认为应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氢能行业市场秩序。“针对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可能出现的不正当利益输送、联合抵制等有碍公平竞争的行为,进行经常性警示提醒,出现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营造氢能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机会,促进氢能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政策方面,姚锦龙认为要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加大对氢能产业的支持力度。

氢能产业链包括氢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加注及应用等方面,姚锦龙认为要科学划分,确保各环节协同发展。“加强‘两新’‘两重’政策实施对氢能产业的支持力度。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各方面,给予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域企业公平待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姚锦龙表示,应引导地方政府转变发展思路,从注重本地产业发展向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转变。鼓励地方政府通过产业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加强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促进氢能行业公平竞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 两会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