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江西南昌县:农家书屋焕新颜 袅袅书香润民心

阳春三月,万物生辉。为深化乡村文化建设,盘活基层文化资源,近日,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广福镇组织开展农家书屋图书系统化整理工作,通过开展图书剔旧更新、实施科学分类管理、优化精准服务模式等举措,有效激发农家书屋活力,释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吐故纳新”添新知

木山村农家书屋已建成运营十余载,因书籍来源单一,更新缓慢,逐渐陷入发展困境。书架上,多是十几年前的养殖手册、种植妙招等陈旧过时读物,很多图书纸张存在破损、霉变问题,走进书屋,难掩“纸墨无声,岁月留痕”的窘境。针对这一现状,市城管执法局驻木山村工作队破立并举,一方面剔除上百本过时霉损书籍;另一方面向全社会发起“文化浸润 书香木山”公益捐书倡议,重点募集经典文学、少儿科普、生活指南及现代农技等实用书籍,截至目前,该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接收捐赠图书1000余本,其中,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图书500余册,派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定向捐赠图书500本。据统计,少儿类图书占比提升至25%,文学类书籍占比提升至40%,有效充实书屋图书体系。

南昌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捐赠书籍100余本

“科学分类”焕新生

以前的书屋,书籍摆放杂乱、标签混贴、借阅效率低下。为破解此难题,驻村工作队协同“村两委”、书屋管理员进行系统性整改,为所有书籍“搬新家”。严格遵循“实用为主、分类清晰、方便查阅”原则,对1000余册图书进行登记造册。通过扫码建档、分门别类等流程,将所有图书按“文学、少儿、政经、科技、生活”五大类分区陈列,各类书籍进一步细化成“种类-序号”二级管理体系,构建经纬分明的书籍架构。只见驻村工作队员用手机扫描图书背面的条形码,“滴”的一声,一本图书的“电子身份证”随即诞生——书名、作者、版次等关键信息一“码”了然。“以前找本书像大海捞针,现在就像在自家菜园摘黄瓜!”书屋管理员万友芳指着焕然一新的书架感慨道。

“升级服务”润心田

“这书屋一翻新,人气也噌噌噌涨起来了!”村干部龚金波笑着说道。两个月前的书屋,俨然一座被时光遗忘的“文字废墟”,朝九晚五的开放时间与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时序高度重叠,上千余册图书仿佛被积灰打上了烙印。为让书屋“活起来”,驻村工作队打出服务升级“组合拳”,一是优化服务时间,周三开放时段延时至夜间八点,方便村民非农作时间借书;二是开通“24小时云借阅”绿色通道——村民只需拨通电话,借阅手续便可一秒搞定。为充分发挥书屋作用,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机制,线下在村委会实体公告栏布设专题海报,线上依托微信群实时推送上新动态;同时配套实施奖励措施,多措并举有效激发村民阅读热情。

最是读书能致远,人间至味是书香。下一步,广福镇将继续依托农家书屋阵地,持续引领阅读风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打通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共建书香广福。(杨玉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江西南昌县:农家书屋焕新颜 袅袅书香润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