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丝路话语】“舌尖安全”新规落地,管不好食堂就别开餐!

转自: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 关育兵

  4月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即将实施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和《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这两部《规定》将于4月15日起正式实施,旨在进一步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据上观新闻)

  在现实中,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揪心。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医院以及机关食堂,每日接纳着大量就餐人员,其食品安全状况直接关乎公众健康。然而,部分集中用餐单位的表现却差强人意,“一包了之”“只包不管”现象屡见不鲜。单位食堂、承包经营企业、供餐单位之间责任模糊不清,协同机制如同虚设,致使食品安全管理漏洞百出。一些学校食堂被承包后,校方对食材采购、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不管不问,学生长期食用劣质食材烹制的饭菜,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这些乱象,不仅践踏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底线,更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新规的出台,直击问题要害。《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对各方责任进行了细致梳理,精准界定了单位食堂自营、委托承包经营、从供餐单位订餐三种模式下的职责边界。在人员配备上,对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的要求也作出详尽规定。尤其突出学校、幼儿园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且在人员配置方面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充分彰显了对特殊群体用餐安全的高度重视。这一系列举措,从根本上夯实了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基础,通过明确责任归属,构建起一张严密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新规落地实施,意义深远。从公众健康层面看,它将有力推动集中用餐单位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强化从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到储存运输全流程的质量把控,确保每一份端上餐桌的食物都安全、卫生。以学校为例,校长(园长)负责制的严格落实,会促使学校管理层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加大监管投入,优化食堂运营管理,为学生打造安全、健康的就餐环境。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新规为食品行业提供了清晰的行为准则,引领行业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大步迈进。同时,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执法依据,助力提升监管效能,实现精准监管。

  当然,新规要发挥实效,离不开各方协同发力。集中用餐单位必须将新规要求融入日常管理,积极组织员工学习,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内部监督。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常态化、动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对违规行为绝不姑息,形成强大威慑。此外,还需充分调动公众监督力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让食品安全问题无处遁形。

  “管不好食堂就别开餐”,这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应成为食品安全治理的坚定原则。当每一份餐食都有明确的责任背书,当每一次违规都将付出沉重代价,我们迎来的必将是食品安全治理的新纪元。

责任编辑:郭林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丝路话语】“舌尖安全”新规落地,管不好食堂就别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