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大学校园真的很大!”“大学老师讲的课,我们好像也能听懂。”正值春游踏青之际,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千多位小学生,日前跟随老师以及家长志愿者来到松江大学城,走进父母们曾经就读的大学校园,开启了一场别样的研学之旅。
去汽车科创基地解码智能驾驶“大脑”、去航空科普基地了解飞机发动机、去机械创新基地围观机械臂跳“数字芭蕾”……来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卢湾一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带着一张事先设计好的寻访任务地图走进了学校的各个科研基地。
在参观航空科普基地时,五(6)班的高璐媛发出了由衷感叹:“哇!这比我假期里看到的‘小蜻蜓’神气多啦!”模拟驾驶舱里,这个平日最爱画连衣裙的小姑娘,紧紧地握着方向舵。“我妈妈就毕业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服装设计专业,我告诉她,她母校的‘新玩具’可比缝纫机酷多啦!”高璐媛说。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高校实验室,接触前沿的科技成果。所以每到一处,我们都安排了对应的任务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卢湾一中心小学班主任凌云斐表示。
三年级的孩子们,来到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参观《岁月长歌》俄罗斯现当代文化艺术特展时,三(3)班的康瑜果表现出了浓厚兴趣,目光紧紧跟随着墙上一幅幅色彩浓烈的油画:“我觉得这里有很多画都有独特的构思,色彩也非常丰富。”
8年前,卢湾一中心小学发起了“爸爸妈妈带我回母校”活动,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带孩子去曾经学习、生活过的校园看一看。8年来,无数学子跟随父母、老师的脚步,走进一个个大学校园。和传统更侧重游玩的春游相比,为了让这一研学活动更具实效,相关高校都配备了志愿者,把那些深奥的专业知识转换成了更鲜活的“童言童语”,为孩子们播下梦想的种子。
原标题:《把春游变作研学,这群小学生走进爸爸妈妈的母校》
栏目主编:唐闻佳
来源:作者:文汇报 王星